长江书屋

第11部分(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它的一艘直升机航母和一艘护卫舰及1000多名军人,1月4日从吉布提出发,10天后抵达苏门答腊。

英国派出了3艘普通军用舰只核架大型军用运输机、2架直升机,德国派出了一艘载有2架直升机和45个床位的医疗船,挪威、西班牙、希腊和奥地利则只派出了少量的C-130运输机。

希拉克力主建立人道主义快速反应部队,以能够在全球多个地区执行任务。

其潜台词是以欧洲的部队,表达欧洲的政治声音。

欧洲此次救灾的军事表现表明,欧盟真要成为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政治一极,还是遥不可及的事--因为政治的声音在今天是通过军舰和战机的轰鸣声来表达的。

欧盟如果没有一支随时可以全球部署的独立军队,它就怎么也不能称之为全球性政治力量。

海啸事件证明,和美国的膀大腰圆比起来,它目前还是一个缓慢成长中的政治幼儿,年幼的欧盟想在军事上与美国或亚洲军事大国平分秋色还为时过早。

俄罗斯在这次赈灾的政治大角逐中几乎被忽落,其在军事救灾方面的“出镜”

更少。

它派出了3架伊-76运输机,甚至不及一直想在地区中发挥重大影响力的澳大利亚:它出动了6架C-130运输机和一艘两栖战舰。

这次事件反映了俄罗斯无力南顾的战略窘境和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衰退。

海啸军事赈灾行动表明,此后很多年,美国仍然是没有战略意义上的军事对手的。

美国将继续快速推进其建立世界帝国的步伐。

不管各国采取什么手段出于什么动机,其动用的军队基本都是海空力量。

一支军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保卫国家海外利益的大区域行动能力,是一个国家性命悠关的大事,这是此次海啸事件给我们最重大的启示。

海啸事件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面对不可预知的灾害(或战争)突然威胁我们不断扩大着的利益边界,应当建设或拥有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一些强国军队的救援行动显示了海空力量的机动性和信息时代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再次证明,一个国家的利益不只是局限于本土,一支军队的使命也因此不应该仅仅是陆地防御,军队的远程投送能力,应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丧钟为谁而鸣?……冷观美国反恐战争(1)

导读:

2005年的时候,作者就预言美国反恐战争必然失败。

和那些被美国话语洗脑的人不一样,作者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地观察,比如他认为〃恐怖主义是霸权主义的影子〃,这就找到了病因,也由此成为本文的逻辑:只要霸权主义存在,恐怖主义就不会消失。

特别是作者提到,美国根本就是打着反恐的幌子,抢占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这只会激起更大范围的恐怖主义。

其实,仔细地分析一下,美国所遭遇的恐怖主义,只是*世界对它的不对称抵抗而已。

而其他国家的恐怖主义,其实是这股针对美国发起的袭击狂潮卷起的逆流。

如果美国能够实现和*世界的和解,恐怖主义将会减弱,顺便地,其他地方的恐怖主义也将式微。

但是,美国人似乎不这么看,于是,本文断言,这也许会是一场愚公移山式的战争。

2009年来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巨大爆炸声,依旧折磨着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作者已经在另外的文章中预言,美国在阿富汗快顶不住了。

当今世界,谁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是美国。

谁是惟恐美国不乱的人?是本·拉登。

〃9·11〃事件四年后,人们普遍的感受是:恐怖主义是霸权主义的影子。

自从这两大黑色的〃主义〃形影不离地走进21世纪,美国和世界就开始乱成一团,让好不容易走出20世纪50年核阴云的人们,又笼罩在新的阴霾之下。

2005年9月11日,纽约教堂钟声齐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农别闹七十年代小娇媳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枭门邪妻极品捉妖系统替身养猪去了[快穿]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绝世保安太古神王神圣罗马帝国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武林店小二韶光艳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九龙吞珠万界基因凌天至尊特种岁月重生之都市邪仙大话之神NBA禁区推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