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我一走进大门,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抱成一团,一切疑惑和期待
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是紧紧的拥抱。
“妈妈!
妈妈!”
我们低声呼唤着,似妈妈就在我们中间。
姐姐们打量着我欣慰地说:“我们的妹妹长大了。”
我再一次端详着她们,她
们脸上,我没找到母亲常有的那种表情,但她们对我,总有一种无法描绘的亲切和
骨肉之情。
我终于看到属于我的那一部分中国血液了。
呵,这就是我的家,那融化
在我血液中的基因,中国的基因,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开始沸腾。
我们姐仁团团站着,互相拉着手,互相嘻嘻地笑着,又互相擦着眼泪。
“咔嚓”
一声,闪光灯一亮,父亲给我们抢了个镜头。
我们紧张地注视着那张还呈一片灰绿的快照,渐渐地,我们三人的形象开始清
晰了。
我们一声不吭地盯着那逐渐明亮的画面,我们都很像妈妈:一样的眉目,一
样的嘴唇,我们看见妈妈了,正惊喜地注视着她的梦幻成真……
母女情深
——《喜福会》译后感
很凑巧,刚刚译完《喜福会》,就看了场美国的奥斯卡获奖片《母女情深》,
霎时,中国式的母女情与纯美国式的母女情,在我心里形成一个清晰的对照。
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笔下展现的,是我们广大中国读者所笃知和熟悉的,中
国式的传统母女情:女儿们的孝顺,服从,忍耐,守礼,哪怕受到母亲的唾弃,但
在母亲临终前,还是赶来送终,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甚至不惜割下自己手臂上的
内给母亲作药……而中国式的母爱,更是铺天盖地,震撼人心的伟大,是一种彻底、
全部、忘我的牺牲,这在我们每个中国读者,是深有体会的。
中国的母爱:从孩子
生下来起,直到他(她)成家,为他们张罗婚礼、婚房,买电器,生下孩子又帮助
带领,有的一家三口,做爸妈的都三四十岁了,却还要上一代母亲的退休金来养。
当然上面是笔者根据当今社会风情顺势为谭女士补充的。
可不管怎么,中国式的母
爱,我以为是世上罕见的一种牺牲,她们之所以心甘情愿这样,是因为她们的母亲,
母亲的母亲,就是这么一代一代过来的。
可谭女士笔下的那些美国女儿们:虽然她们也是黑头发黄皮肤,其中有一位已
经有一半的白人血液,但她们生在美国,长在美国,是由“可口可乐和意大利薄饼
喂大的”
。
她们不懂,或者只能讲不能读中文,也不了解中国,把“太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