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回到香港后,吕言等人才发现《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居然已经上映。
而且票房极度火暴,直追《最佳拍档》前两部的票房而上。
“导演,他们不会是没通知你吧?”
吕言看着脸色平静的徐克,心中匪夷所思。
要知道新片上映,首先是进行午夜试映。
而且首映礼那天,导演必然是出席盛典的。
而徐克在那会,刚好带着大家在台湾进行拍摄。
徐克只是淡淡笑了下道:“有通知,不过我们都在台湾。”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理却不是这个理。
要知道这么隆重的事情,哪怕身在台湾的徐克肯定也会当天定了机票就飞回去。
不过见徐克不肯多说什么,吕言自然也不会追问。
他多少有些了解内幕,毕竟那天徐克突然离开片场赶往新艺城后第二天就带着大家飞往台湾。
只能说当时大家商讨未果,徐克才会决定提前前往台湾把外景先拍摄完成。
很显然,徐克似乎不想过多的在这问题上纠结下去。
他示意工作人员们各自就绪,就准备进行拍摄。
若换成旁人看来,那部《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好象此刻就跟徐克再无关系似的。
他也许已经打定了心,不再去多想新艺城的那些事。
现在的他,只希望电影工作室的开山之作能够成为完美中的完美。
香港电影素有“社会阅读模式”
的传统,香港很多导演的电影作品里也得到了体现,只不过徐克相对表现的比较隐晦一些而已。
就像他早期的《蝶变》、《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自然是对于七八十年代之交香港经济的腾飞与政治的萎缩之间张力的表现。
在无政斧主义的背景里诉说着末世的悲凉感,更何况当年还有数次的越南难民事件。
大概也让在越南出生长大的徐克有些共鸣,而使得影片被推到极端歇斯底里的状态。
在《第一类型危险》中尤其明显。
(这时期,许鞍华也导演了《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等以越南隐射香港。
)
《上海之夜》虽然不是古装武侠片,但是影片明显的借鉴于早期上海电影的经典之作《马路天使》和《十字街头》。
以三四十年代的乱世上海为背景,讲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说不上传奇的故事。
在吕言眼中,这就自然对应着这时艰难的中英之间关于香港的何去何从问题的谈判的时代背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