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如今宁八郎跟着他去了京城,以后兄弟之间相隔一方,有夏夫人在,关系只会越来越远。
宁毓承的本事,宁悟明看得一清二楚。
宁八郎虽年幼,宁悟明也知道了结果。
就是十个宁八郎加在一起,也无法与宁毓承相比。
崔老夫人这席话含义颇深,她知道宁毓承兄弟之间的疏离,但她不会出面干涉。
就如三房的事,她一句话都不过问。
休说宁毓闵的亲事,就是亲孙子亲孙女宁毓衡宁毓澜宁毓瑛三人的亲事,她也不横加干涉。
夏恪庵公务缠身,时常来宁府,也是找宁毓承与夏夫人他们。
突然来拜访崔老夫人,肯定是有事相求。
身为姻亲,夏恪庵又是官身,有些事情一旦出了口,要是彼此之间因此生了嫌隙,还不如在这之前先斟酌再三。
崔老夫人先将话说到了前面,她虽是宁府的老封君,若要她以长辈的身份出面指使晚辈,她也不会答应。
夏恪庵思索了下,抬眼看向崔老夫人,认真地道:“晚辈前来,是有事相求崔族长。
江州府包括宁府,因着瘟疫损损失惨重。
眼下江州府的情形,远比所见的要难。
首先难在心气。
这场瘟疫,好似要的并非只是性命,连人的精气神都一并吸走了。
无论有没有用,总得要一场大喜事振奋下。
让大家都看到,江州府还热闹着,未曾被打倒。”
崔老夫人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边听边点着头,一时没有接话。
“宁府上下受了陛下与朝廷嘉奖夸赞,姐夫胜任政事堂,照理说就该谨慎些,免得给姐夫招来非议。
烈火油烹,盛极必衰,终究不是好事。”
放下茶盏,夏恪庵长长叹了口气,“灾后的恢复难呐。
就拿庆安县来说,朝廷大笔一挥,将其从青州府划拨到了江州府。
说到底,庆安县就是个累赘。
堰塞湖淹了大片的地,如今还摆在那里,要是下几场大雨,堰塞湖决堤,还是会有洪水,底下的余家村照样会遭殃。
文先生与阿瑛他们在当地勘测考量过,铸堤坝始终不稳妥,还是分流最为合适。
他们拿出了详尽的计划,工部那边迟迟不决,我写信去问,工部郑侍郎与我相熟,他私下给我透了底,说是户部没钱,得先欠着。
工部答应了,最后还是得江州府想办法先筹措钱粮,征兆民夫服徭役。
待日后户部有了钱,再与工部核算。
这核算,能核算出几个钱粮,工部又会给江州府多少,只有天知晓。”
崔老夫人对朝廷做派也知道不少,道:“工部这是在推诿了,先做好事,再去与户部核算。
户部就有了工部把柄,以前工部报上去的那些河道河工,用了多少人多少方土石,就有了比对。
要么是江州府的数目不对,要么是工部的数目不对。
我相信江州府的数目不会出错,只工部却不这般想,就是没错,也会将账目弄得与以前的工程大致差不离。
要是出了事,往江州府头上一推,哪怕上面来查,最后查清楚,还了江州府清白,哎哟,只要历经一遭,不死也得脱层皮。
这里面复杂得很,不能深思,莫要随便沾上身。”
“崔族长说得是,晚辈也这
般以为。
工部肯定不会将自己送到户部手中当把柄,江州府自己也不能送上去,被当做棋子让工部摆弄。
可庆安在江州府,堰塞湖的事情,不能不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