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军不还炮是对的,不能给不希望和平不愿意统一的人任何借口。
不知是出于良心的“内责”
,还是迫于舆论的“外责”
,金门倒是从此
识了时务,“改邪归正”
,再没有此类乱发神经胡甩炮弹的昏事发生。
你说,战争的终止线究竟该划在哪一天。
我不讳言,我是“64 天说”
的赞成者。
因为以10 月25 日毛泽东《再
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战役从计划拟订、意图实施到目标达成,此时已经
很完满地走完了全程。
虽然这之后,炮击仍在继续,漫漫难觅终期,其间甚
至也还有几次翻江倒海的大打,但平心而论,那毕竟是另外一种形态意义上
的作战了。
事情就是这样,由于短促猛烈的炮战与漫长有节的炮击过渡、顺
延得非常自然、紧密,人们往往只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容易忽视它们之
间的区别,即前者是完全意义上的战役行为,后者仅是象征意义上的战术动
作;前者是一个事件,后者是一个过程。
不深入探查这一点,便很难解释炮
战结束了、炮击仍长时间延续的奇持现象。
辩证法则认为,任何现象不论直射还是折射,都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金厦海域的战事亦当如此。
毛泽东后来说过:我们同台湾隔着海打一点炮,
双方都有这个需要。
我们是在提醒国民党,你我之间的事情还没有了结呐?
但我们单打双不打,只打宣传弹不打真炮弹,只打烂石头不打死人,每逢过
年过节还要打个招呼,给金门马祖放几天假,什么弹都不打了,让他放心休
息,谁都体会得出来,这是好意,是希望有一个好办法来解决双方问题。
蒋
介石也经常丢几颗炮弹过来,无非强调他仍是正统,还要反攻。
我们欢迎他
丢,就怕他不丢了。
我们同台湾如果一点点象征性的动作都没有,大家相安
无事,各吃各饭,各睡各觉,那么不用帝国主义来乱搅,自己早就兄弟分家
变成两个中国了。
炮战结束,炮击延续,不愿再打而又不能不打,为了和平必须让战争
保留着一个长长的尾巴,象征性动作的背后有着实在意义的驱动,戏剧化的
现象包涵着积极而合理的内核。
我们在时间上给历史横切一刀,区隔出金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