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13
10 月23 日,毛泽东将那份于吵闹声中艰难面世的蒋杜会谈“公报”
连
读数遍,用红笔在“非凭藉武力”
处划上横杠,吩咐道:告各位常委,研究
一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主谈。
夹在他右手食指与中指问清
缕发急的香烟,由长变短,又由短换长。
随着火蒂不间断地明灭闪烁,两个
时辰下来,灰缸中的残烟砌了墙。
这是他的习惯,凡遇好题目,他都会一根
接一根地吸烟,为思维和情绪助燃。
有人形容,炮打金门,与其说是毛泽东书就的一篇文章,勿宁说更像
他从事了一次化学实验。
写文章从起笔就需有完整缜密的腹稿,而化学实验
是很难预设结果的,唯有通过投入各种试验材料,方能得知实验客体究竟会
发生何种变化及反应。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毛泽东一次次将打与拉、打与谈、惩罚与规劝、
明训与暗助,有节制的猛轰与有条件的停火,有意识的分化与有诚意的争取
交替使用,结果他看清了美蒋同中有异的利益心态,看到了对手殊难调和的
冲突矛盾。
他并末预卜敌营将发生何种变化及反应,但他显然乐见敌营所发
生的这种变化及反应。
毛泽东的发言是从批评开头的,因为“我们有些同志还没有看到敌人
内部正在发生变化”
。
他批评的对象是10 月21 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
《咎由自取》的社论,该社论用较多篇幅强调了美蒋相互勾结的一面,认为
蒋、杜会谈是在唱“双簧戏”
。
毛泽东说:社论的观点不符合事实,书生气
足了一点,对中央的方针理解片面,不适当地强调了美蒋的共同性、一致性。
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杜勒斯跑到台湾去,是要蒋介石从金、马撤兵,以换
取我承诺不解放台湾,让美国把台湾掌握在自己手中。
蒋介石不答应,反要
美国承担“共同防御金、马”
的义务。
两人吵了起来,结果各说各的,不欢
而散,这完全不是什么唱“双簧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