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首先,我之方略,倾盘托出,彼之利害,一针见血;不谈琐事,不纠
枝蔓,着眼大局,晓以大义。
全文简明雄浑,一气呵成,阅毕,给人站于颠
峰而俯览众山,敞开心胸而延收天地的大度大势之感。
其次,虽为“命令”
,实为政论,以政论体来写“命令”
,十分少见,
大概为古今第一人。
而“命令”
式的政论,也显现出一言九鼎、斩钉截铁的
独特魅力,读来心魄震撼,痛快淋漓。
第三,既为《命令》,对象应该是部属、下级,毛泽东显然已经知道了
“停火”
给前线官兵造成的情绪波动,他要亲自撰文讲道理、做工作,以安
军心,以鼓斗志。
然此篇《命令》,又以公开形式发表,可见还有宣传目的,其中多处文
字,看口气便知,话是讲给台湾海峡对岸听的。
一篇文章,二者兼顾,话中
有话,弦外有音,当事者心知,局内人肚明,这大概正是此文构思的巧妙聪
明处。
※※※※※
《再告台湾同胞书》虽未发表,但同样是毛泽东于炮击金门期间亲自
撰写的重要篇章,为我们深入了解毛泽东钢一样坚硬的意图和呈动态状的思
考,提供了有力的参照系。
10
事态发展应了军营里的一句常用语: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毛泽东的“金
门炮击,再停两星期”
未能如愿实现,“暂停”
刚刚延续了一个星期,形势
便要求他重作部署,恢复开炮。
从军事上看,打与不打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
念,但从政治上看,不过是两种手段的交替使用而已,目标都是一个:对付
可恶的美国人。
毛泽东中道而收回成命,事出有因。
将《国防部命令》抛出,第一个要听的就是蒋介石的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