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1958 年,我的空九师
没有一架被他击落。
当时,为了政治需要和鼓舞士气,他瞎吹一气罢了,但
以后再吹就成了笑话了。
我们击落他两架,都是刘维敏同志一个人打的,别人没有机会开炮。
这个同志确实英勇,凭他的技术、飞机性能和所处情况,如果他看到
敌众我寡,决心主动摆脱敌人,轻而易举,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退出战斗的。
但他绝不临阵退避,单机与敌4 机格斗,从机场东南打到机场东北,
打到敌人也只剩下一架单机,相当了不得呀!
战争的样式有千百种,可以说没有哪一种像空战那样残酷、激烈、紧
张、刺激。
空战是两架飞机在天空中成双捉对地短兵相接白刃格斗,较量的
是飞机、技术,更是精神和意志,谁英雄谁狗熊,几秒钟之内便见分晓。
刘维敏同志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生命迸发出耀眼的光彩,一下子便映
照出此人“真英雄”
的肝胆和本色来。
但严格讲,“8·25”
空战又是一次教训深刻、惨痛铭心镂骨的胜仗。
首先,空空、空地协同有问题。
那天,汕头十八师起飞一个大队到漳
州本来是支援我九师作战的,但事先没有协调好,没有人通知我十八师带队
长机的呼叫代号,加上无线电又乱,致使十八师大队始终和我没有联络上。
当时空中可是乱了套了,九师、十八师两个大队在漳州机场上空发生误会,
已经互相拉圈占位准备攻击了,我不得不跑到指挥所外边目视指挥,一边喊
九师的飞机,一边叫十八师大队赶快离场,还得联络高炮,注意力全在防止
自己人发生误会上面了,场外刘维敏报告正在空战压根就没有听到。
要不是
十八师大队跑到我的头顶来“捣蛋”
,我们指挥会顺利得多可能不致于造成
刘维敏单独对付几架敌机的不利局面。
自然数百架飞机在很短的时间内集结
在一隅,各部队间作战协同本来就是一篇大文章,非经多次演练磨合也难以
很快达到默契,而临战状态下又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演习,这就使得“8·25”
那天混乱的出现带有必然性。
好在胜利并没有遮掩教训,失误立即引起了各
方面重视,加强各部队间协同的许多措施很快出台,空中敌我机识别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