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头“No”
、“No”
,他娘的一点面子都不给。
俞大维并不介意,他笑眯眯地说,好事多磨嘛。
1957 年12 月,他第三
次访美,在美国政界和军方高层整整“磨”
了102 天,回台后逢人便讲,有
眉目啦!
有眉目啦!
美方确实批准了向台湾运送203 榴炮的计划,但有一个
附加前提,“何时提供将视台海形势而定”
。
知情人说:实际仍是纸上的大饼。
“八·二三”
一声炮响,终于让俞大维三年奔波辛苦结出了果实。
老头
在金门负轻伤回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报给台北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何
世礼上将,“速洽获取八吋炮!”
正在进食的何世礼丢下手中的刀叉即趋访美
海军军令部长勃克上将。
何、勃两人二战时均在麦克阿瑟总部供职,同事多
年,私交甚笃。
何世礼先夸张地叙述台海情势的严重危殆,然后说:请你们
立即向我们提供八吋炮。
一向在此问题上推三阻四支吾搪塞的勃克上将已经
没了回旋余地,索性痛快答复,“OK,先把琉球美军的3 门第一批拨给你们
好了。”
两小时后,俞大维兴冲冲遏见蒋“总统”
,呈上见面礼:总统,好消
息,好消息,美国第一批八吋炮,近期就将交运我们!
据说,俞大维当晚按时吃了安眠药却未能按时入睡。
据说,他很少断
然下结论讲绝对肯定的话,但现在他说了:下面的仗还有什么好打,我们已
经赢定了。
※※※※※
203 榴炮抵达时受到国家元首级别的待遇,因为,迎接它的是“中华民
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