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回来!
汽笛长鸣,夜幕遮蔽,一列着黄军装无军衔肩章的“陆军新兵专列”
驶出张华洪,向着西南方疾驰。
张逸民老人回忆:1958 年一大队乘火车南下,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军事
行动,陶勇的决策很英明,因为暴露厦门进驻了我军鱼雷艇,国民党必然加
强防范,后面的仗就不好打了。
如果走海路,长时间保持无线电静默不可能,
只要一发报同岸上联系,我们叫“敲榔头”
,国民党就知道中共鱼雷艇出来
了,他对我们已经熟悉到这个程度。
鱼雷艇坐火车,肯定比海路安全,但也不能麻痹、张扬,那时东南沿
海敌特很多,敌人空中侦察也很频繁,眼睛盯死了鹰厦铁路。
怎样防范,铁
路上想了许多办法。
铁道部专门从锦州调来两个机组,全部是参加过抗美援
朝的老司机,经验丰富,绝对可靠。
装车那天,上海铁路局局长、书记亲自
挂帅,组织了上百个工人同志,个顶个都是党员。
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我们车号是10689,不管到哪里打电话,我是10689,一切提供方便,一路
开绿灯。
每到小站休息吃饭,值班全是站长、党员,人家早就把饭菜开水准
备好了,把我们放到两列货车的当间,尽量少曝光。
到了厦门,我们要从厦
门大学那个方向下水,那一带住着一些专家教授,家庭人员比较杂,为了保
密起见,只好请他们暂时搬家。
当年什么都是政治,讲究高度集中统一,也
说不出什么正当理由,一动员,教授们二话没有立即搬家了,心甘情愿地搬。
下水后,又动员厦门帆船运输大队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和他们紧紧停靠在
一起进行伪装,空中、海上看没有一点破绽。
总之,当年的保密工作完全是在地方的大力支援下搞成的,确实是人
民群众掩护了我们。
现在有些人不懂这个,以为装备现代化解决一切问题。
不行!
实际不管怎么现代化,要想打胜仗,你离不了老百姓。
鱼雷艇旱地操舟,骑着火车昼夜兼程,穿山越岭到达厦门。
彭德清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