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枪炮一响,搞不好也会到处撞墙撞得头破血流,使看似手拿把掐的胜局归于
流产。
但是,恐怕也很少军事行动像1958 年这一回这样将“战略”
和“战术”
如此紧密地胶合在一起了。
有限的战略目标决定必须采取恰到火候的战术方
案;而战术动作的任何偏差和越轨,也可能导致整体战略构想的翻车。
毛泽
东和他的高级将领们长久苫思的就是既要找到一条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还要
把一路上可能出现的障碍、意外及应对措施想清楚,想周全。
四天军事会议,有三天是在煞费苦心地研讨“战术”
问题:空军以何
种方式进入?何时进入?敌方将作何种对策和我方的反对策,以及敌方反反
对策和我方反反反对策?那时没有电子计算机,有电子计算机也无法把各项
利弊条件、复杂因素、意外情况输入进去,求得正确的答案。
正确的答案不
能靠运算,只能靠集体智慧+丰富的经验+知彼知己+接近事物发展规律的
预测+几分冒险精神+决断魄力+。
。
来获得。
研讨民主而热烈,并时有争论,常常面红耳赤僵持不下。
一种设想一
经提出,马上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在等着你。
从己方提,从对
方提,从正面提,从反面提,从好处提,从坏处提。
各有利弊选最佳,两害
相权取其轻。
不可能万无一失,但决不能马失前蹄。
有可能马到成功,仍然
要多想几个“如果”
、“但是”
。
。
咋个办?很有意思,1958 年,艾森豪威
尔正在着手进行他的回忆录《远征欧陆》的写作,他体会深刻地写道:“一
项周密的作战计划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要有伸缩余地,这样才能适应战争中不
断变化的情况,从而完成司令官指定的最终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