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炮打金门,是一场旷日持久,极为特殊、复
杂、微妙的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延伸,手中没有过硬的军事牌不行,有了军
事牌,还得琢磨何时打出去、怎样打出去的策略技巧。
谁能够在这场激烈的
对抗中以有限的军事手段收获最大的政治效益,谁才是优胜者。
毛泽东走出房门,月光下,哨兵有些局促和拘谨地向他敬礼。
他微笑着拍拍小战士的肩头,信步沿着曲折幽深的小径踱去。
他一生
中的许多重大军事决策都是在行军途中、在马背上做出的,他已经习惯了,
走动,能帮助思维,能出好主意。
晨光熹微时,工作人员发现毛泽东不在床上,都埋怨那个小哨兵没“看
好主席”
,慌忙分头去找。
东方泛白,中南海波光粼粼,毛泽东倚岸而立,他一手叉腰,一手夹
着烟卷,身披霞色,衣摆微风,恰似一尊严峻的雕塑。
无人敢近前去烦扰他,
所有人都能从那伟岸的气势中感受到岿然屹立、心系寰宇、掌握风雷的内力。
整整一宿,毛泽东把问题想透彻了:充分做好打之准备,但暂且不打,
以静观局变,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晨风送来前门火车站的鸣笛,毛泽东轻轻弹灭手中烟蒂,将之搓碾成
粉状,返身,疾回屋,研墨挥毫:德怀、克诚同志:睡不着觉,想了一下。
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
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势。
彼方换防不打,不换
防也不打。
等彼方无理进攻,再行反攻。
中东解决,要有时间,我们是有时
间的,何必急呢?暂时不打,总有打之一日。
彼方如攻漳、汕、福州、杭州,
那就最妙了。
这个主意,你看如何?找几个同志,议一议如何?。
。
如彼来
攻,等几天,考虑明白,再作攻击。
以上种种,是不是算得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
我战则克,较
有把握呢?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必须坚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