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的大旗,誓师
抗清时,不过才二十三岁;征台三十七岁;卒,三十九岁。
绝对的一个少帅。
复鼎岩上的他是现代中国人感情上理念上意志上的他,他早已成为中
国人捍卫国土维护统一的象征。
他,应该也必须就是复鼎岩上的这个样子。
※※※※※郑成功征台,严格讲,只是中国人收复了台湾,而并非中
国收复了台湾。
已经坐上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的清朝皇帝对这个滋事东南的
郑氏东宁王朝十分头痛,于是,一代明主康熙大帝想到了施琅这个人。
施琅是与郑成功一道从厦门走出来的杰出人物。
1650 年,当郑成功偕
施琅等九十余好友同道会于烈屿(小金门),誓言效忠明室、并定盟恢复时,
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在自己身边站立的施某人,正是日后郑氏家族的掘墓
人。
郑、施反目纯系小事:施的部下犯罪,逃至郑处。
施将罪犯引渡回营,
违约立刻砍头。
因此开罪了国姓爷。
郑下令抓施。
施惊逃。
郑遂杀施父、弟
以泄愤。
施降清,必灭郑氏而后快。
1681 年,康熙帝启用已在京都冷冻了十四年的施琅,派他去厦门造船
练兵。
1683 年,施亲率二万兵士及三百战船征台,以“三叠浪”
、“五梅花”
阵大败东宁水师。
见势已去,郑克塽只得修降表,交敕印,剃发列队,像当
年荷兰人恭迎乃祖郑成功一样迎候胜利者施琅进驻台湾。
施琅二次征台,其对于中国版图的意义实在不让郑成功。
抛去二人间
家仇私怨不谈,无郑开拓于前,岂有施跟进于后?倒过来,若无施的“一统
江山”
,郑的“驱荷收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