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七天,举行全村篝火晚会,孩子们表演自编自导的舞台剧《我和AI种水稻》。
那一夜,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烤红薯,看着台上的孩子穿着用回收塑料袋做的“未来农服”
走秀,笑声此起彼伏。
一位白发老人站起来说:“我活了七十岁,头一回觉得,原来‘科学’这两个字,也能这么暖。”
风波就此平息。
而真正的转变,发生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报名参加“乡村未来计划”
的进阶课程;几位曾在外打工的夫妻双双辞职回乡,加入了新能源运维团队;就连那位最早反对改革的老支书,也在孙子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区块链投票系统,还骄傲地在家族群里晒截图:“爷爷也能搞民主啦!”
腊月初八,雪落南岭。
银装素裹的村庄静谧如画。
赵振国站在幼儿园门口,看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堆出一座巨大的“太空农场”
,里面有太阳能板、自动灌溉渠,还有一个歪歪扭扭写着“2070年中国火星基地”
的牌子。
小丫跑过来抱住他胳膊:“爸,今天我们许愿了!
全班同学都想长大以后当‘新式农民’!”
赵振国笑了,眼眶微热。
他知道,这场始于打猎养家的重生之旅,早已超越了最初的温饱命题。
他们不仅改变了生活的模样,更重塑了人们对“农村”
“农民”
“命运”
的理解。
这一晚,他写下日记的最后一段:
>“我不再是那个靠预知未来取胜的重生者。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丈夫、村干部,和千千万万奋斗者一样,在泥泞中前行,在风雨中坚守。
>但正是这份平凡,让我看清了什么是真正的力量??那是无数普通人汇聚而成的信任之河,它不喧嚣,却足以冲垮一切偏见与阻碍。
>明天,我们将迎来第一批赴京参展的孩子们。
他们会站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聚光灯下,讲述属于田野的故事。
>而我,只想默默守在这片土地上,等春风再来,等新芽破土,等下一个梦想,悄然生长。”
合上笔记本,他推开房门。
屋内,王秀兰正抱着小丫讲睡前故事,灯光温柔洒在三人身上,宛如一幅永不褪色的年画。
窗外,雪仍在静静地下。
可春天,已经在路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