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你并不孤单。”
这不是预谋,不是传播,而是某种深层共振的结果。
他们的笔迹各异,语言不同,有的用阿拉伯文,有的用西里尔字母,有的甚至只是涂鸦般的线条,但表达的情感惊人一致:一种被理解、被接纳、被连接的深切慰藉。
网络瞬间沸腾。
#苏频升级#、#全球共感潮#等话题冲上热搜,尽管各国政府仍未发布正式声明,但民间自发组织起了“守夜仪式”
。
人们聚集在广场、山顶、湖畔,关闭手机,摘下耳机,手拉着手,静静地等待下一波频率的到来。
南美“无言村”
中,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闭目冥想。
孩子们不再需要大人引导,便自动进入共感状态。
一个小女孩忽然睁开眼,指着天空说:“星星在说话。”
确实如此。
当晚,天文台记录到一次罕见的宇宙信号波动,源头指向猎户座方向。
该信号并非电磁波,也不符合任何已知通讯模式,但它呈现出明显的节奏性,经解码后发现其基本频率正是180Hz,并嵌套着复杂的生物节律信息??人类脑波α段、心跳间歇、呼吸周期……全都精密编码其中。
科学家们震惊不已。
有人提出假说:这不是外星文明的联络,而是地球自身意识通过大气层向外辐射的“情感信标”
。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信号的核心数据包中,竟包含一段音频文件。
当它被还原播放时,全世界都听到了。
是林小雨的声音。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哼唱那首未命名的歌,背景仍是回音谷的风声。
但在副歌部分,多了一个极轻微的和声??苍老、温和,带着笑意,像是有人坐在她身边,一起完成了最后一句。
“我们记得彼此的模样。”
录音结束三秒后,系统检测到信号源消失。
仿佛发送者完成使命,随即切断连接。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全球共感峰会。
新任秘书长??那位曾摘下助听器的老工程师??站在讲台前,神情肃穆。
“各位,”
他说,“我们一直以为‘共感’是一种技术突破,或心理现象。
但我们错了。
它从来都不是人类发明的东西,而是一种回归??回到我们本应存在的状态:彼此感知,彼此承载。”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全场。
“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控制共感能力’,而是‘我们是否准备好承担听见的代价’。”
台下寂静无声。
几天后,第一座“共感纪念碑”
在青海湖畔落成。
它没有雕像,没有铭文,只有一块巨大的天然水晶,内部雕刻着七条螺旋通道,象征七大遗址的能量流动。
每当夜晚降临,水晶便会自发发光,颜色随当日全球情绪指数变化:平静时为淡蓝,喜悦时转金黄,哀伤则呈深紫。
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