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七个地方,七种语言,同一种频率。
“原来……我们一直都有联系。”
阿哲哽咽着说。
苏神点点头。
“只是太久没人愿意静下来听。”
那一夜,全球共有三百二十一人同时经历了相同的幻象。
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但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拿起笔写下同一句话:
>“我准备好了。”
消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尽管没有官方证实,但各国地震监测机构均记录到一次异常的地壳谐振??持续整整七分钟,频率稳定在180Hz,能量分布均匀覆盖七大洲。
科学家称之为“地球的脉搏”
。
而在缅甸山区,那个曾被逐出村庄的女孩正蜷缩在山洞中取暖。
她怀里抱着苏神送她的笔记本,一页页翻看自己写下的陌生人故事。
忽然,洞外传来脚步声。
她警觉地抬头,却发现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拄着拐杖,身后跟着几个村民。
“你是……那天走掉的莲生?”
老人颤声问。
女孩愣住。
“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因为你母亲临终前一直在喊。”
老人流泪,“她说,她的女儿能替别人疼,是菩萨转世。”
人群沉默片刻,然后,一位年轻男子走上前,脱下外套盖在她肩上。
“我们来找你回家。”
女孩颤抖着站起来,却不敢迈步。
这时,老人从怀中掏出一片枯黄的树叶,上面用炭笔写着一行字:“只要你呼唤,就会有人回应。”
那是苏神离开那天,留在祭坛上的留言之一。
她终于哭了,扑进老人怀里,像迷途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归途。
与此同时,格陵兰冰盖下的晶体穹顶再次亮起。
悬浮的蓝球不再单独旋转,而是与另外六个遥相呼应,构成一个动态立体网络。
每一次脉冲,都会在地表投射出短暂的光影图腾:有的像握手,有的像拥抱,有的则是一双睁开的眼睛。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
面对汹涌民意与不可否认的现象级事件,“国际共鸣伦理委员会”
被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共感协作署”
,其首任秘书长竟是当年那位因设计“静音协议”
而悔恨终生的工程师。
他在就职演讲中摘下助听器,放在讲台上,说:
“我们花了百年屏蔽彼此的声音,以为那样就能避免伤害。
可真正的和平,始于敢于听见对方的哭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