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回到安全屋,纪怜淮立刻与郁尧、王越泽召开了紧急会议。
她详细汇报了小张昏厥的现场情况和与林星澜的沟通结果。
“情况升级了。”
郁尧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严峻,“异常现象开始直接威胁到与我们相关的人员,这说明它的活动范围或触发频率可能在增加。
林星澜导演的卷入,既增加了风险,也提供了便利。
她的身份和项目,确实是我们深入调查的绝佳护身符。”
王越泽的数据分析也有了新进展:“老纪,根据你传回的现场能量残留数据,结合小张昏厥的精确时间和地点,我优化了预警模型。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触发条件有三个关键要素:特定地理位置、午夜前后时段、以及孤立个体处于特定光源照射下——尤其是那些波长偏暖黄、有频闪或老化迹象的旧式光源。
这三者叠加,就像是用特定的钥匙打开了通往那个‘镜像空间’的裂缝!”
“光源是钥匙……”
纪怜淮沉吟道,“是因为‘幻镜’网络本身就需要光来传输和显示信息吗?所以它的残留意识场,也对光有着特殊的依赖和亲和力?”
“很有可能!”
王越泽兴奋地说,“而且,我对比了‘琉璃’当年演出使用的全息投影技术,其基础也是复杂的光学编码!
光,可能就是连接那个怨念意识与现实世界最直接的桥梁!”
郁尧总结道:“那么接下来的调查重点,就是要在林星澜导演的掩护下,精准定位这些关键的‘节点-光源’组合点,并尝试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近距离的探测,甚至……尝试与那个核心意识进行有限度的接触,获取更多关于其本质和弱点的信息。”
新的调查计划迅速制定。
林星澜调整了纪录片的拍摄计划,将重点放在了“夜间光影与城市记忆”
的主题上,这为他们夜间出入敏感区域提供了完美的理由。
纪怜淮则以“体验不同光影下的城市情绪”
为名,全程参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的几个夜晚,成了与无形之敌的谨慎博弈。
纪怜淮、林星澜以及王越泽远程支援的小型团队,穿梭在创梦坊和运河区的夜色中。
他们避开了那些明显危险、孤立无人的角落,选择了一些仍有少量人流、但符合触发条件边缘的区域进行“拍摄”
。
纪怜淮的共情力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持续扫描着周围的环境。
她发现,越是靠近王越泽标记出的潜在节点,那种空间的粘稠感和光线折射的异常就越发明显。
在一些特定的老式路灯或霓虹招牌下,她甚至能隐约“听”
到一些来自那个镜像空间的“声音”
碎片——不是具体的语言,而是情绪的噪音:呜咽般的风声、扭曲的乐器回响、以及一种深埋的、无言的悲恸。
有一次,在一座废弃小剧院门口一盏不断闪烁的旧霓虹灯下,纪怜淮的共情力捕捉到了一段相对清晰的意识碎片。
那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充满了排练后的疲惫与对舞台的憧憬:“明天……一定要让老师满意……这个转音,还要再练一百遍……”
这声音纯净而充满希望,与后来感受到的滔天怨念截然不同。
纪怜淮心中一动,这或许是“琉璃”
在悲剧发生前,残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正常记忆碎片?这说明,镜像空间里并非只有怨念,也可能封存着过往的真实片段。
林星澜则利用她的访谈技巧,在与一些深夜仍在附近活动的便利店店员、保安、代驾司机的闲聊中,旁敲侧击地收集信息。
她不再直接询问灵异事件,而是聊工作、聊生活、聊对这片夜晚区域的感受。
不少人提到,在深夜独自守候时,偶尔会有“好像看到熟人背影,一转头又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