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吴浩挂了电话,和林薇相视一笑。
他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超导技术会继续在北极的冰原上守护冰川,在小行星带开采资源,在马黎的田野里灌溉庄稼,在雨林的深处净化水源。
它像一束永不熄灭的光,从
实验室出发,照亮了月球,照亮了太空,也照亮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极夜的极光依然在天空舞动,淡紫色的光带像是一条纽带,连接着地球与太空,连接着科技与人文。
吴浩握着林薇的手,目光望向远方一一那里,有等待超导技术的深海,有渴望清洁能源的城市,有需要守护的自然,还有无
期待更好生活的人。
他们的旅程,还在继续;超导的故事,也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
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用智慧和热爱,让超导之光永远闪耀,让这个世界,因为科技而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南海的清晨,海平面刚泛起鱼肚白,吴浩和林薇就站在“探索号”
科考船的甲板上,任凭带着咸味的海风拂过脸颊。
船舷边,深海科考队的队长周明正拿着一张海图叹气,指尖划过标注“热泉区”
的蓝色圆点:“这片深海热泉是
全球罕见的生态系统,可我们的探测设备下潜到3000米就扛不住了??高压把传感器压得信号乱跳,续航也撑不过4小时,热泉周围的生物数据根本采不全。”
林薇接过海图,指着眼眶泛红的年轻队员:“刚才听小郑说,他们上个月为了抢在台风前收集数据,硬是让设备超负荷工作,结果不仅数据丢了一半,设备还报废了两台。”
吴浩望向远处翻滚的浪花,想起出发前周教授的叮嘱
??这次带来的超导深海探测系统,核心部件用了月球提取的掺杂材料,理论上能在6000米深海稳定工作,但实际效果还要经得住高压的考验。
“先把超导传感器装到深潜器上试试。”
吴浩转身走向船舱,那里堆放着银灰色的设备箱。
打开箱子,淡紫色的超导线圈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外层包裹着5毫米厚的钛合金封装壳??这是材料部特意研发的“高压防护层”
,
能抵抗每平方厘米300公斤的深海压力。
年轻工程师小李蹲在地上,正仔细检查线圈的接线:“吴总,我们在线圈外镀了一层铈钇合金,测试时在4000米模拟高压下,信号衰减率只有2%,应该能满足需求。”
可当深潜器带着超导传感器下潜到2800米时,监控屏幕上的信号突然开始波动。
“怎么回事?”
周明攥紧了拳头,屏幕上的生物热成像图开始出现雪花纹。
小李立刻调出实时数据:“是深海低温导致超导线圈的电流稳定性下
降!这里的水温只有2℃,比我们实验室模拟的最低温度还低3℃。
吴浩盯着屏幕上的“电流波动值”
,手指轻轻敲击控制台:“让深潜器暂停下潜,启动线圈的‘脉冲加热模式??用超导材料的零电阻特性,通过微弱电流自我加热,把线圈温度稳定在5℃以上。”
小李赶紧输入指令,三分钟
后,屏幕上的信号重新变得平稳,热成像图里清晰地出现了一群发光的管水母,正围绕着热泉口游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