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头儿,这是师部给我们的命令。”
樊东鑫一直认为通讯兵是一个神奇的兵种,因为神出鬼没简直就是他们的常态。
接过通讯兵拿来的指令模块,樊东鑫按照师部指挥官培训课程教过得那样放在自己的腕带前感应了一下。
腕带具有信息模块自动扫描识别功能,只要是含有无线通信模块的东西,就能自动解码显示了出来。
师部的命令也不例外,只是解码要复杂一些。
樊东鑫一直不理解,为毛通讯技术那么发达的今天,还要什么通讯兵专递指令模块。
不过,党国军方这样规定一定有他的道理。
“行动代号:探路者。
行动主体:蓉城军区西北集团军预备第一师三团。
行动目地:机密(行动主体指挥官除外)。
协助单位:第一师后勤团。
协助任务:后勤保障。
保障任务细则:根据行动主体的在探路者行动中的需要,策划并执行配给任务。
任务级别和要求明细:……
特别备注:后勤补寄车不能超过五辆!
指令最后署名:集团军指挥部”
为什么集团军指挥部要派遣三团全团官兵三天后去执行一次大规模的跨境机密任务樊东鑫没有多问,其实他也不愿多想。
既然后勤团接到集团军指挥部发来的命令,那么就只有坚决执行。
至于为什么只能派出少于五辆的,具有野外隐蔽功能的综合补寄车随行,他牙根儿就没有多想过。
由于最近这样的命令比较密集,樊东鑫也没有意识到这次任务和以往有什么特别或不同。
按照惯例,他只需要把任务划拨给后勤团留在营区的待命连队去执行就好。
但是,很快接到任务的后勤团二连的刘连长就找上门来了。
刘连长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这次要求的是按照甲三级补寄,这算是后勤团接到过的最高级别的一种保障补给级别了。
刘连长报告说,参加任务的三团下面有三个营加起来超过十个连队,有一千多号人,只调拨五辆综合补寄车随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任务。
刘连长认为,不是命令发错了,就是有人要故意为难后勤团。
樊东鑫仔细考虑了一下也认为这里可能真有问题,他不觉得是有人要整后勤团,也许是集团军参谋们搞错了细节。
他无法直接向集团军指挥部反应问题,只好通过腕带向自己的师部反应了这个情况。
很快师部就得到了集团军指挥部的指示,原命令没有问题,行动绝对不可以配置超过五辆综合补寄车,那是因为任务需要远距离进入敌镜,因此所有机械化的目标必须尽可能小,超过五辆综合补寄车所排放的热量将引起敌方卫星的跟踪和注意。
师部在回复时顺便把提出质疑的白痴骂了一顿,说这是常识性问题居然也不知道,还浪费时间质疑命令。
上级的回复丝毫没有解决问题,被师部骂了一顿的樊东鑫也被告知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集团军的命令,有难题自己克服解决。
没有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大了N多级。
樊东鑫只好把后勤团剩下的几个干部全部叫到面前,发动大家的智慧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这次补寄任务很明确,那就是要保障超过一千人的部队在千里奔袭中供应超过十五天以上的给养。
难题是,这次补寄不但距离远,流动性强,关键还是保障补给的机动能力被有意限制了,才造成了当年最大的供需矛盾。
根据命令所列的补寄细节,后勤团需要保障一个团单位的所有奔袭和作战给养。
而且因为整个行动是在敌镜进行,那么这就意味着后勤团不可能提前安排途中的补寄基地,这一切问题都必须从出发就考虑周全,直到返回。
当然,这次补寄任务如果有足够的综合补寄装甲车跟随那是一点也不难的,但是偏偏就是不让动用足够的运输车辆。
“营长,我们只有动用马匹了。”
二连刘连长给出了解决眼前难题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鬼扯,你仔细看哈侦查距离,至少一千公里来回,派马去老子还要派多少人去照顾马匹?还有算哈补给量,老子要带好多马去参加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