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凡是西学学者或中国学者来京讲学,他必定前往倾听。
除军事学外,他对法律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都兴趣甚浓。
他努力想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战将。
1916年毕业,被北京讲武堂聘为教官。
此时的北京政府总理是段祺瑞,继续推行袁世凯的反动政策。
郭松龄蒿目时艰,内心十分苦闷。
1917年郭松龄只身去广州投奔孙中山,恰逢朱庆澜在广东省任省长。
通过朱庆澜的关系,任广东军警卫营营长等职。
曾谒见孙中山,并建言反对军阀:“欲谋真正共和,须由军人革命。”
还说:“军人每为军阀利用,造成特殊势力,实为共和政治之障碍,故其自身亦须革命。”
据说“中山深韪其言,而公亦深服膺中山主义”
。
韶关讲武堂成立后,聘郭松龄为教官。
“每于课余至广州,辄与旅粤东省二三同志谋改造东三省事”
。
关于改造东三省,他曾经愤愤然说道:“欲谋三省之根本改造,非先推倒恶军阀不可;欲推倒恶军阀,非准备绝大牺牲不可。
余拟回奉,投身奉天军阀巢窟,谋取兵权,潜蓄势力,以图根本改造。”
①“语毕,即束装待发。
同志皆为公危不顾也”
。
郭松龄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1918年末,郭松龄回到奉天。
经督军署参谋长陆大同学秦华的介绍,郭松龄任督军署少校参谋。
不久,调任东三省讲武堂中校教官。
讲武堂开学时,张作霖看到郭松龄在场,便严厉地问道:“汝系反对余之革命党,今日来此何为?”
郭松龄“默然”
,张作霖“亦不复致诘”
。
张作霖以为郭松龄既然已经投靠自己,也就既往不咎了。
郭松龄“对于战术,造诣颇深,每讲授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极受学员们的欢迎”
。
郭松龄办事非常认真,对学员要求特别严格。
每当假期届满,他必定亲自站在学校门口监督,如果学员迟到,哪怕是一分钟,也要受到关禁闭的处分。
郭松龄不但严格管教学生,还严格约束队长、区队长。
按当时的习俗,教官是无权管教队长的。
当时,张学良在讲武堂读书,对郭松龄的授课由衷感佩。
因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大公子,许多教官对他采取放任自流的作法,不敢管理。
只有郭松龄不听邪,对张学良严格要求。
郭松龄学识渊博,军文皆通,且律己甚严,注重身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