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其一,两派军阀共同推举出了一个国家首脑。
11月15日,张作霖、卢永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通电推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到北京主持政务。
为什么拥段为临时执政呢?因为段祺瑞是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人物。
北洋军阀###有所谓一龙、一虎、一狗,龙是王士珍,虎是段祺瑞,狗是冯国璋。
当时,冯国璋已死,王士珍做了名流,只剩下了段祺瑞。
此时的北洋军阀控制着北京政府,它分为三大派。
奉系是一派,冯军是一派,长江流域是一派。
奉系的张氏父子和奉军的一般高级将领,对段祺瑞都很尊重。
他们对拥段持积极态度。
张作霖原来是袁世凯所属36镇的第二十七镇,虽然不是小站练兵出身的北洋正统,但也属于北洋体系。
因此,段祺瑞和张作霖属于北洋军阀的老关系。
不但如此,段祺瑞是亲日派,张作霖也是亲日派,在对日的关系上,他们也是利益一致的。
同时,在1928年秦皇岛奉军的截械,事先也是段祺瑞的大将徐树铮,向他的日本士官留学的同学杨雨霆密报消息,才得以成功。
事后平分了军械,从此段祺瑞和张作霖成了亲密的伙伴。
1920年直皖战争,张作霖虽然参加了倒段之战,和曹吴共同瓜分了段派的家底。
但段祺瑞暗中是欢迎的,因为如果张作霖不参与,曹吴将要独占段祺瑞的家底,并且独霸北京政府。
这对段祺瑞的东山再起是不利的。
在第一次直奉战后,张作霖和段祺瑞的联系更加紧密。
他们中间的主要联系人就是段祺瑞的妻舅吴光新。
因此,张作霖拥护段祺瑞是“铁定不移”
的。
冯玉祥读过三民主义小册子,对孙中山非常景仰,最先提出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
但是,冯玉祥与孙中山的联合,也有增强自己力量的含义。
因为冯玉祥同张作霖和段祺瑞相周旋,深感实力不足。
有孙中山这一条线牵着,他也可以增加一些砝码。
但是,在天津会议上,他已经陷入了张作霖和段祺瑞的包围之中。
这个包围,是实力上的,也是舆论上的。
他深感势单力孤,有恨难泄。
在会上,他没有大胆地提出自己对孙中山的态度,知道处境险恶,自身难保,只好唯唯诺诺,装出好像对提出段祺瑞任临时执政,全无成见的样子。
这是他迫不得已的。
他随机应变,把原来主张孙中山北上改为联张拥段。
而长江流域的直系实力派是拥护段祺瑞的。
他们原来的领袖曹吴倒台,必须另找靠山。
毕竟都是北洋一系,他们愿意北洋###段祺瑞出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