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总把头驾着小船送六六等人回大船,上船前,六六朝总把头拱手道:“今儿巡查不是信不过总把头,一路行来但求能平安到达通州,倘若有什么危险,我也知该如何舍取。”
总把头愣住,船上的东西不说全是金银,也必是好的家什物件,若是让他来说,他也未必下得了决心舍取任何一件。
这会儿,总把头倒对这个小姑娘有些敬意。
船队日夜兼行,可苦了后面的人。
武知府手下的十来个人驶着二艘小船,出了晋中一直远远地跟着,想着待下个埠口就偷偷上船查探。
不想船队在一个大的埠口短暂停留后,就日夜不停往前。
这十来人的头是武知府的心腹唤着武安,从未在知府府上露过面,暗地里听从武知府的指派行事。
武安见船突然行快,原计划在埠口下手,把东西从路上运回看来行不通了。
武安思索再三,怎么也得捞点东西回去交差,派了一人去截至路上的一行人,让他们也改走水路。
他带着人冲到前面去,找个合适的地儿劫了主船,想来贵重的东西永平伯夫人定是随身携带。
于是武安驾着小船趁着夜色驶到前面去。
总把头原就盯着这两艘小船,这会儿见二艘船突然冲到前面去,反而松了口气,看来不是盯上他们船的。
倒这两艘船行驶的时候,让临窗看景的六六瞧了个正着,吩咐人去查看。
自从头天查看过各船只后,六六几乎就待在主船上,偶尔站在船舷上望着后面的船队,主要是看船队上空有没有黑气或是灰气,灰气倒也不怕,就怕有黑气。
石炭倒是成天在这些船中间跳来跳去的打听着船工的各种消息和讲古,入夜后回到主船把听到消息,无论大小都一一说过六六听。
有时候,石炭当天不能回来,次日必回。
船上闲着无聊没事,六六又不爱绣个花打个络子,每日最爱津津有味地听石炭带回的各种消息讲古,有时也缠着郭氏一同听听,取个乐。
这日船队到了永济,这地是个大县城,埠口也大,是晋中的最后一站。
船工们想在此地大肆采购晋中物品带往京城去发卖,托总把头说情。
郭氏听了,允了大家半日。
她自已也打算带着六六去岸上找地儿散散,整日坐在船上连她都觉得发闷,更别提六六了。
母女两做寻常打扮,戴着帷冒上了岸,早有管事的租了轿子在岸上等,连丫头共租了十辆轿子去了城中,找处了酒楼雅间坐下。
此酒楼有二层,楼下堂上有人说书,有人唱曲。
六六她们到的时候,说书的刚说完。
换了两个约□□岁双胞胎小姑娘唱曲,两个小姑娘头发泛黄,脸上擦着厚重的粉,嘴儿一点胭脂,一个老头子拉着二胡。
一句开唱,六六等人皱了眉,这唱腔有些不成调,好在童音稚嫩,尚可免未其难听一听。
小二知其意,忙道:“他们原不是卖唱的,因家里衣食不着,方才在此唱些曲儿,挣个饭钱。”
郭氏等人衣着虽是平常,在小二的眼中却是一身富贵。
迎来送往,小二练就一双火眼,度其是惜贫怜弱之人,把大双小双的七分苦楚说了十成十。
堂下唱曲的双胞胎分别叫着大双小双,拉二胡的是她们的爷爷李老汉。
李老汉曾有一子,十来岁的时候生了场大病,病好后,身子就一直病歪歪的,人皆说不是长寿之相。
李老汉和婆娘于心不忍,狠下心卖了一亩田给儿子娶了个年长的壮实寡妇,指望儿媳能给儿子留个后代。
不想李大郞的身子太弱,成亲四五年方得了大双小双这对双胞胎。
双胞胎刚满月,李大郞就撒手去了。
李老汉和婆娘把李大郞的后事了理了也双双躺下。
李家儿媳又要侍候公婆又要抚养孩子,忙得焦头烂额,田地庄稼也顾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