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若是幸运,选拔到充足的有能之士,便能解了大召的燃眉之急。
不过科举取士到底还有半年,从开考到殿试,少不得得一年半载。
地方便由这副官及当地府衙暂管这一年半载政务。
但小地方尚且能糊弄,但一州之府却不能轻易放权。
自然得由京中派人下放。
所以这几日,惠明帝在琢磨下放官员的名单。
周博雅这几年接连办成了几桩大案,功绩在身,惠明帝对他是另有安排的。
在他看来,周家这个小子到底年岁太轻,资历尚浅。
若是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锋芒太露。
于是便压制着尚未作出提拔。
想着等个两三年,将人磨砺得成熟再行提拔。
但如今形势所迫,惠明帝便有些顾不上原本的打算。
荆州州牧早已于去岁秋后问斩,荆州十三城的府尹打入天牢,其中有七人与荆州州牧一同问斩。
惠明帝忆起周博雅去岁去荆州半载,也曾管理过东陵城政务。
想着若当真无人接替,周博雅是不失一个好的人选。
若是有他法,惠明帝其实是不想动周博雅的。
于他来说,此子天生灵秀聪慧,行事颇有章法。
若提用得当,将来便是大召的肱股之臣。
惠明帝有意历练他,并不想他年纪轻轻便站得太高。
然吏部呈上来的名单里,可堪大任的人委实太少。
地方如今百废待兴,形势严峻,急需有能之士去绸缪建设。
思来想去的,他心中十分犹豫,迟迟做不来决定。
惠明帝便暗暗向周太傅透露了自己的意思,且看他如何看。
周太傅没有当场表态,直说周博雅外任与否,全由他自行决定。
且等他回府询问过周博雅的意思,再作答复。
他直言不讳,惠明帝也没觉得冒犯。
毕竟外放任职不是一件小事。
大召的官制与前朝大不同,前朝乃三年一任期,大召的地方官任期却是五年。
任期长且不轻易变动,按大召律例,地方官任期不满私自离开乃渎职大罪,轻则罚奉降级,重则有杀身之祸。
周家的长孙周博雅一生便是天之骄子。
年少得志,三元及第,就任大理寺少卿一职。
虽说时常会为查案南奔北走,但大理寺在京城,他的根在京城,到底是不一样。
下朝后,周太傅便将此事向周博雅通了口风。
周博雅闻言沉默片刻,没拒绝,只说且等他考虑几日。
周家人踏入朝堂不求高官厚禄,只求所作所为对得起周家门楣,且看子孙如何取舍。
周太傅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