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33 033 三合一(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不是看不起翰林,实际上翰林虽然清贫,但名声极好,社会地位也高。

有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

只不过萧景曜不想编一辈子书,他骨子里还是有些狂妄和冒险因子在的,想要试试看,自己最终能站到那个品级。

没办法,站得不够高,就要看更多人的脸色。

就像之前贾县令那样,他人门下的一条狗,都能在萧景曜面前乱吠。

更憋屈的是,萧景曜还没办法当场顶回去,只能回去后再想办法弄死他。

尹县令看得很准,萧景曜确实有些受贾县令之事的影响。

哪怕他当时没把贾县令当回事,心里也知道了官与民的地位天差地别,但心里知道和亲身经历还是不一样的。

就算为了不让野狗在自己面前乱吠,萧景曜也想站得更高一点。

萧元青对自己成了送饭小哥一事没有任何不满,每天开开心心来衙门给萧景曜送饭,回去后就跟萧子敬嘚瑟:曜儿好像又肥了一圈,但是你没见着哈哈哈。

然后又被萧子敬追着打。

齐氏和师曼娘在一旁拍手叫好,埋怨萧元青不会说话,曜儿那是胖了吗?入冬了要穿得厚实些,要是只肥了一圈,说不准曜儿实际上还掉了点肉呢!

齐氏和师曼娘很心疼,继续琢磨补身子的汤水,铁了心要在冬季长膘的时候,努力让萧景曜圆润一圈。

入了冬,萧元青除了送饭食之外,还添了个送炭火的项目。

反正就一个原则,绝不能让萧景曜饿着冷着,不然的话,萧元青自己都要抽自己几巴掌。

尹县令和刘师爷定完交税的章程后,班六房全都动了起来。

税收可是大事,没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齐税的,官员要被杖责,底下的胥吏肯定也没有好果子吃。

往年都是底下乡镇的里正和有名望的族老们挑个日子,领着族人担着粮食前来县衙交税。

有时候人多,来交税的百姓们的队伍,从衙门户房一直排到城门口。

人太多,胥吏们忙不过来,心情自然也不大好,没少训斥人。

搁后世,胥吏们这种态度,定然要被人投诉到写检讨甚至丢工作。

而现在,农户们莫名挨了训斥,也不敢露出任何不满,还得低头哈腰对着胥吏们赔笑脸,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地将自己的税额填好。

尹县令和刘师爷讨论后,给南川县治下的几个镇都去了消息,让他们按照县衙给他们的排号,到了那天再带着人过来。

萧景曜这才知道,现在的税,都是交实物。

种田的交粮食,织布的交布匹,种果树和养鸡鸭的,便折成银钱交税,不过这两类风险较大,比如养鸡鸭,一个瘟病,所有鸡鸭全部泡汤,百姓们都不爱养。

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要交丁银,商人要交商税,现在商税还比较规范,相比起农民的二十税一,商人们的商税达到了十税一,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有钱的多交税,没钱的少交税。

萧景曜还惊奇地发现,原来大齐还有房产税和契税,官府会印发“户帖”

,百姓的房地田舍都要进行估值纳税,衙役们丈量估值过后,百姓们要从衙役们手中领取“户帖”

,贴在门上,便于稽查。

契税更是简单,萧元青为萧景曜置办的那间宅子就交了契税,税额较为稳定,大约在百分之四左右。

萧景曜忍不住感慨,房产土地果然是华夏百姓们的命脉,就算再过上千年,房地产照样是纳税大头。

除了实物税之外,老百姓还有徭役这座大山压在头上。

官府要建东西,挖水渠等事情,都能调百姓们去服徭役,年年都有。

有时候建城墙,有时候筑堤坝,全都是重活,还没有工钱。

委实辛苦。

要是倒霉碰上了大兴土木的昏君,那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役夫不知何几,死在路上的也不计其数。

帝王们喜欢造奇观,彰显天子气魄,却不知那奇观之下,尽是累累白骨。

好在如今的正宁帝不是位爱兴土木的帝王,百姓们年年服徭役,大多是挖渠造堤之事,有利农桑。

一年又一年,农户们得了便利,不仅没有怨言,反而对朝廷感恩戴德,言必称万岁圣明。

实在是被前朝皇帝的一系列骚操作给搞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七十年代小娇媳枭门邪妻魏武侯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事业脑咸鱼在八零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大国工程替身养猪去了[快穿]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太古神王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凌天至尊明婚暗恋抢救大明朝三国之天下无双我和大圣是兄弟绝世保安是他唯一的光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总裁大人超给力万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