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的事情,但是在下一阶段的逻辑里,却都自成体系了。
在此先对称名逻辑进行一些介绍。
按照认知的串行形式与并行形式的观点来看,称名逻辑是转换逻辑。
它实现串行
思维(如语言加工)与并行思维(如表象加工)间的转换——将串行思维的结论展开,
将并行思维的结论点化。
它担负着对客体进行直接识别的功能,将处于潜意识的朦胧
认识或是观念之外的实在物概念化至意识层面的功能,并为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提供
严格的素材(确切的起点),同时又要对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的结论进行再加工,再
次开始称名。
称名逻辑要求所得出的名称或是属性与相应的前提以及称名的对象范畴相一致
——在形式上,反对在同一个前提下,违反概念与范畴一一对应的情况,违反概念间
单一形式的从属关系的情况;在内容上,反对称名过度或是称名不足而导致的概念范
畴与对象范畴显著地不一致。
具体来说,比如实在的香蕉被叫做“香蕉”
与“菠萝”
,概
念的“番茄”
对应实在的番茄与哈密瓜,概念的“粉笔”
既对应粉笔本身还对应实在的物
质,以及黑色的马叫做“马”
白马则不是“马”
等诡辩的情况都是称名逻辑所反对的。
245
称名逻辑的操作过程是对属于一定范畴的事物进行命名与描述。
命名,是把范畴
本身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元素进行命名(元素命名)。
描述,是把范畴本身当作描述
的疆界来描述范畴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属性描述)。
在元素命名的过程中,涉及命名
精度的问题。
比如一棵榉树,一般的人看见了,说“有一棵树”
就可以了。
但是搞植物
的人,就可以说出是属于什么种属的哪种榉树。
元素命名要使其元素的名称与精度的
要求相一致。
属性描述,则涉及描述的前提范畴的问题(注意,是描述的前提范畴,
不是描述的对象范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