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了若干与命题联结词有关的推理形式和规律,发展了演绎逻辑。
而古希腊的另一位哲
学家伊壁鸠鲁则认为归纳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
中世纪的一些逻辑学家,发展和丰富
了形式逻辑。
到了近代,培根和约翰·缪勒则进一步发展了归纳法。
在中国,形式逻辑的产生基本与欧洲同时。
代表学派有墨家与名家,此外还有儒
家的荀子。
有意思的是,墨家研究逻辑为的是找到逻辑的原则,而名家为的是建立诡
辩体系。
墨家对于逻辑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墨经》中,该书对于逻辑已有了系统地论
述。
例如它区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出“大故(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
必不然”
与“小故(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
而名家的惠施则提出了“合
同异”
的诡辩原则,目的是取消概念的边界。
与惠施相反,同属名家的公孙龙则提出
了“离坚白”
的诡辩原则,认为任何独立的概念都有且只能有单一的属性。
名家提出了
许多诡辩命题,例如“白马非马”
、“鸡有三足”
、“孤犊无母”
、“连环无扣”
、“白狗黑”
以
及“今适越而昔来”
等等。
显然,名家此种“开倒车”
的研究方法是中国特有的,它能够建立其诡辩体系恰恰
表明当时逻辑发育的水平很低,有着大量漏洞——因此名家才有机可乘。
不过,名家
此举也使得这些漏洞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垫脚石——若要发展逻
辑,就必须去克服名家的诡辩命题。
此外,名家的诡辩命题中也有合理因素——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