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每天都会在温室中最靠南的位置,为父亲留出一垄土地,种上同样的番茄。
即便其他作物早已适应红壤,这一垄始终使用从地球运来的黑土。
这日,他收到一封来自地球的匿名信。
打开后,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一对父子站在老屋前,男孩手里举着一颗硕大的番茄,笑得露出了缺牙。
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你说它甜,我就信了。”
他怔立良久,忽然转身跑向通讯室,接通联合国星际联络频道。
“我要申请一项权限。”
他说,声音沙哑,“开放火星共感节点,允许本地居民自主上传私人记忆片段。”
技术人员迟疑:“目前协议规定,殖民地共感仅限应急心理干预……”
“那就修改协议。”
他打断道,“我们不是来征服星球的。
我们是来延续生活的。”
三天后,第一段本地记忆成功接入心锚网络??是一位老太太上传的孙子出生录像。
画面上,婴儿啼哭响起的同时,窗外沙暴骤然平息,一道极光再次划破天际,形状竟与昆仑山巅那朵云伞遥相呼应。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但他们私下称之为“宇宙级共情反射”
。
---
归忆殿正式开放第六年,联合国召开首次“跨文明情感峰会”
。
一百九十三国代表齐聚日内瓦,议题却是前所未有的柔软:**如何定义“值得被记住”
的人生?**
争论持续三周未果。
有人主张按贡献排序,有人坚持人人平等。
直到一名来自非洲难民营的女孩走上讲台,手里捧着一台破损的录音机。
“我想上传一段声音。”
她说。
工作人员接过设备,却发现磁带早已断裂。
技术员摇头:“无法修复。”
女孩却不慌不忙,从口袋掏出一截细线,将断带小心翼翼缝合起来。
“就像我奶奶缝补衣服一样。”
她轻声说,“她说,破的东西不一定没用了,只要还能发出声音,就值得活下去。”
当录音机再次启动,传出的是上百个不同语言的“我爱你”
,有些清晰,有些模糊,甚至夹杂着咳嗽和哭腔。
原来这是她在营地三年间,悄悄录下的临终遗言汇编。
全场寂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