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陈某这边,却说要犒劳军士,请张天澈和郭天叙到自己的营中来喝酒。
就在宴会中,陈某抓住两人,杀了张天澈,将郭天叙押到集庆,被集庆守将福寿处死。
两位主帅一死,陈某与福寿内外夹攻,义军大败。
张天澈和郭天叙的死,实际上成就了朱元璋,他们原来的兵马自然全部转到朱元璋手下,而朱元璋也终于当上了义军的最高领导。
十年之后,在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又耍了一回借刀杀人的诡计。
当时,朱元璋手下都希望他能尽快称王做皇帝,但是,这其中横亘着一个小明王韩林儿。
朱元璋虽然听了朱升的建议,要“缓称王”
,忍耐了很久,但是谁不想做皇帝,一统天下?怎么解决小明王这个问题呢?直接杀害小明王倒是易如反掌,可是毕竟太露骨,弄不好,会引来灾祸。
陈友谅当初不就是直接杀害了徐寿辉称帝的吗?结果手下却是离心离德。
一天,朱元璋把大将廖永忠从战场上招回来,让他到滁州去,把小明王和文武大臣等接到应天(集庆)来,还特意提醒他说:“长江风大浪险,一不注意就会有生命危险,你接小明王要十分小心。”
廖永忠当时还不知道朱元璋是啥意思,出来稍稍一想,立刻就明白过来了。
他从滁州接了韩林儿等人,在长江的一个叫瓜洲的渡口过长江。
船行到长江中间,廖永忠暗中派人把韩林儿的船凿了个洞,韩林儿等人沉到滔滔长江之中,被活活淹死了。
廖永忠回到应天,还假称风浪太大,把船打翻了。
朱元璋也心照不宣地假意责备了他一番,让他到战场上将功赎罪。
廖永忠当然窃下自鸣得意,立下奇功一件。
韩林儿一死,朱元璋的所有顾虑就打消了。
就在第二年,即1367年,朱元璋在应天开始建皇宫。
1368年,正式登基,做上了大明皇帝。
借助别人的力量或者假他人之手,除掉对手,成自己之谋的事情,在古代帝王争夺天下的活动中,都是常见的手段。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失为人类智慧之一。
巧借名目者险恶之至
明朝初期,李善长、刘基和徐达,是明朝三大开国功臣,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张良和韩信,但这三个后来毫不例外地都被朱元璋所杀。
李善长是朱元璋的淮西同乡,早年就看出朱元璋是汉高祖一类的人物,毅然投奔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朱元璋,成为朱元璋的“后勤部长”
,以其出色的理财管理能力将粮饷和兵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方,为朱元璋取得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甚高,说:“当年萧何有馈饷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朱元璋在策封功臣时,李善长名列第一,成为明朝开国的第一位丞相。
几乎在同时,朱元璋也对李善长起了戒心,生怕李善长功高盖主。
在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三年,便毫不留情地将李善长从丞相的位置上拉下来,赶回了凤阳。
但李善长老而不死,令朱元璋忧虑日深。
于是,朱元璋诬陷李善长是胡惟庸的同党,将他的这位七十七岁的老战友投进监牢,同时被株连的还有李善长的妻女弟侄共七十余人。
刘基,字伯温,是一个在民间几乎被神话的人物,说他前知八百年,后知八百载。
朱元璋请他出山,将他奉为张良一样的王佐之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