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三十六计·走为上》云:“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
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
未败者,胜之转机也。”
也就是说,在形势对我方不利,不能与对手交锋的情况下,出路有三条:或投降、或议和、或退却。
投降表明彻底失败;议和是一半失败;而退却则可以重整旗鼓,转败为胜。
因此,三条出路中,投降是下策,议和是中策,退却才是上策。
以走为上是军事活动中运用非常频繁的一种策略。
1934年夏季,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击国民党军的“围剿”
,由于消极防御的错误方针的指导,屡战失利,形势日趋严重。
10月初,国民党军队以优势兵力继续向中央根据地的腹地推进。
此时,由于军力、民力、物力消耗巨大,红军在内线粉碎敌军的围攻已经不太可能。
中共中央在大敌压境、危及红军生存的情况下,于10月开始了有组织的撤退,进行战略大转移,经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由此,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以走为上的策略,以大踏步的前进或后退来调整兵力,调动敌人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从1946年7月至10月的四个月内,人民解放军主动放弃了105座城市,包括延安、张家口这样重要的城市。
在撤离城市时,人民解放军巧妙地诱敌作战,经过八十多次战斗,歼敌29。
8万多人。
人民解放军的撤走、收缩,集中了自己的兵力;而敌军因贪占城市,分散了兵力,拉长了战线,暴露了薄弱环节,方便了人民解放军的各个击破。
1943年6月,侵略南斯拉夫的德国、意大利军队12万人,对南斯拉夫军队发动了代号为“黑森林”
的围剿,企图在门的内哥罗和黑塞哥维那交界地区围歼南军的最高统帅部及其率领的南军主力。
4日,德、意军队开始进攻。
当时,被围的南军只有1。
6万人,与敌军兵力相比,处于绝对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南军最高司令部决定,以走为上,组织部队突围。
7日,突围行动开始。
途中尽管遭受巨大损失,但德、意军队围剿并歼灭南军的企图被粉碎。
突围出来的部队在南军最高司令部的率领下,于14日挺进敌后,进军波斯尼亚,开辟了新的根据地。
古人伍子胥在父兄及家人惨遭楚王杀害时,只身逃亡,偷渡昭关,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助吴伐楚,打败楚国,掘楚平王墓,鞭其尸,报父兄之仇。
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后,功成身退,不辞而退,以善其晚节。
他们都用的是以走为上之术。
相形之下,越王勾践的另一谋臣文种,范蠡出走时曾写信劝他:“您还记得这样一句话吗?‘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
先生如果不及早离开,灾祸在所难免啊!”
然而,文种当时认为范蠡过虑了。
结果,文种被勾践赐剑自刎身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