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20部分(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其知可及也。”

宁武子即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他辅佐卫文公时天下太平、政治清明。

但到了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执政后,国家内乱,卫成公出奔陈国。

宁俞则留在国内,一面仍是为国尽忠,表面上却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这是明哲保身的处世方法。

因为身为国家重臣,不会保身怎能治国?后来周天子出面,请诸侯霸主晋文公率师入卫,诛杀佞臣,重立卫成公,宁俞依然身居大夫之位。

这是孔子对“愚”

欣赏的典故,他很敬佩宁俞“邦无道则愚”

的处世方法,认为一般人可以像宁俞那么聪明,但很难像宁俞那样糊涂。

在古代上层社会的政治倾轧中,糊涂是官场权力杂耍的基本功。

仅以三国时期为例,就有两场充满睿智精彩的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

后人总语云:“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

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曾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为官可以愚,但为政须清明,不可混淆。

“难得糊涂”

是糊涂学集大成者郑板桥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写道:“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做人过于聪明,无非想占点儿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儿小亏。

但“吃亏是福不是祸”

,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

,歪打正着,“吃小亏占大便宜”

有些人只想处处占便宜,不肯吃一点儿亏,总是斤斤计较,到后来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郑板桥说过:“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儿,真是算尽自家耳!”

在我看来,世上最可悲悯的人,往往自我感觉不错,正是古人所谓“贼是小人,智是君子”

之人,是那些具有君子的智力却怀持小人之贼心的人。

为人处世与其聪明狡诈,倒不如糊里糊涂却敦厚。

郑板桥以个性落拓不羁闻名于世,心地却十分纯朴善良。

他曾给其堂弟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愚史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为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

以仁者爱人之心处世,必不肯事事与人过于认真,因而“难得糊涂”

确实是郑板桥襟怀坦荡无私的真实写照,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毫无原则稀里糊涂之人。

糊涂难,难在于人私心太重,眼前只有名利,不免去斤斤计较。

《列子》中有齐人攫金的故事,齐人被抓住时官吏问他:“市场上这么多人,你怎敢抢金子?”

齐人坦言陈辞:“拿金子时,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

可见,人性确有这种弱点,一旦迷恋私利,心中便别无他,惟利是图,用现代人的话说:掉进钱眼儿里去了!

聪明与糊涂是人际关系范畴内必不可少的技巧和艺术,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只不过太聪明的人,学点儿“糊涂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之天下无双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大话之神极品捉妖系统事业脑咸鱼在八零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明婚暗恋九龙吞珠枭门邪妻绝世保安神农别闹传奇篮神太古神王万界时空穿越者武林店小二替身养猪去了[快穿]我和大圣是兄弟抢救大明朝重生之都市邪仙总裁大人超给力龙符特种岁月快穿之路人不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