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勾践将国事委托给大夫文种,让大夫范蠡随他们夫妇前往吴国。
到了吴国,夫差每次外出,勾践亲自为他牵马。
有人指骂他,他也不在乎,低眉顺眼,始终表现出一副驯服的样子,很讨夫差欢心。
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了一下,知道此病不久就会好,他就亲自去见夫差,探问病情,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向夫差道贺,说他的病很快会好的。
夫差问他怎么知道,勾践就胡编说:“我曾跟名医学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
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点苦,用医生的说法,是得了‘时气之症’,所以病会好,大王不必担心。”
果然不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
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深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去了。
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一心伺机报仇。
回国后,他励精图治,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不亲近美色,不看歌舞。
他苦心劳力,对内爱抚群臣,对下教养百姓,经过三年,百姓归顺了他,国力逐渐强盛起来。
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国军队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吴王夫差,杀死了吴国宰相。
灭掉吴国两年后,越国称霸诸侯。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抑制自己的愤怒和情欲,卧薪尝胆十年,终于战胜了吴王夫差。
孔子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
柔必胜刚,弱必胜强。
好斗必伤,好勇必亡。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在大事业之前若无法忍受小事,将无法成就伟大的理想。
忍小节,成大事
《墨子·扬朱》篇说:“要办成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
。
成就大事业的人,不考虑琐碎。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如若求全责备,恐怕世人无一可用之人,也无一可作之事。
唐人刘晏,唐代宗时任转运租庸盐铁使,曾经建工场造船,给钱一千缗。
有人说实际花费还不会到一半,请求减少。
刘晏说:“不行。
要办大事,就不应吝惜小的费用。
如果一点点地计较,怎么可能长久地进行生产呢?”
后来果然像其所说的那样。
事实证明,瑕不应掩玉,司马光曾说:“当官的人,应该多从大处着眼,放弃琐小的事情。”
子思住在卫国时,向卫君推荐苟奕说:“他的才能可以带五百辆战车打仗,可任为军队的统帅,如果得到这个人,就会无敌于天下。”
卫君说:“我知道他的才干可以胜任大将,但他在当小官的时候,去老百姓家收租,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子思说:“英明的人选用人才,就好比高明的木匠用木材。
用它可用的部分,抛开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杞树、樟树有一围之大,但有几尺腐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