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通过此计,自己产生把士兵由于小斛散粮对自己产生的怨恨,转化为对王个人的怨恨,转移了士兵的注意力,达到了平息众怨的目的。
“忍”
字当先处事法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新处世观认为,在变化无常的社会中,智者应知道何时该忍,因何而忍,得忍且忍,方能忍而后发,卷土重来。
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而后受封齐王,勾践能够卧薪尝胆而成就千秋霸业,都在于其能够忍一时之忿,在逆境中懂得顺受,韬光养晦,等候时机。
忍之妙用,韬晦待机
世界是多彩多姿的,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是不同的。
人生道路既有顺境,也有逆境,而且逆境往往多于顺境。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因此要想生存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必须学会而且要善于“忍”
。
忍可以促使一个人的身心成熟,以便大展宏图。
许真君曾说:“忍难忍事,顺自强。”
昔日韩信受“胯下之辱”
的时候显示了巨大的忍耐力,尔后才官拜淮阴侯。
司马迁受宫刑后,以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压制住不幸的苦痛,终于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
因此,身处逆境之时,应通晓时事,沉着待机,这才是智者的做法。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只有长久潜伏下来,才能成就大事,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如果迫不及待地感情用事,只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通晓了忍的功效。
杜牧之《题乌江庙诗》对此可说很有见解,“胜负兵家不所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因此,大智者应知为何而忍,只要抱定这种信念,忍而后发,卷土重来未尝不可。
《涅经》云:“昔有一人,赞佛为大福德,相闻者,乃大怒,曰:”
生才七日,母便命终,何者为大福德?‘相赞者曰:“年志俱盛而不卒,暴打而不。
骂亦不报,非大福德相乎?’怒者心服。”
佛者认忍之性,使怒者心服,不也说明了忍的功用吗?
但人生并不能一味地忍,如果人一味地忍那就毫无生气可言了。
那忍气吞声的原因是什么呢?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人要忍受现在的痛苦,等候时来运转,所以人应该有远虑。
西汉时的韩信,是淮阴人,家里贫穷,没有事干。
曾有个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佩带剑,其实内心怯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