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是提倡忍耐的至理箴言。
忍耐是人类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竞争的一种方式。
大凡世上的无谓争端多起于芥末小事,一时不能忍,铸成大祸,不仅伤人,而且害己,此乃匹夫之勇。
凡事能忍者,不是英雄,至少也是达士;而凡事不能忍者纵然有点儿愚勇,终归城府太浅。
人有时大愚,小气不愿咽,大祸接踵来。
人应该为自己的快乐而活着,切莫因别人的失礼而生气。
谁都不愿被别人所左右,如动辄生怒,恰恰自陷于受别人左右的陷阱,不仅左右你的面部表情,而且左右了你的心理情绪。
这样你最易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激将法”
正是如此。
忍耐并非懦弱,而是于从容之中冷嘲或蔑视对方。
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
拾得答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做哑,漠然置之,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
这种大智大勇的生活艺术,用老子的“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这句话来评论恰如其分。
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人,生存的时间越长,忍耐的功夫就越深。
生活在世上,要成就一番事业,谁都难免经受一段忍辱负重的曲折历程。
因此,忍辱几乎是有所作为的必然代价,能不能忍受则是伟人与凡人之间的区别。
韩信受辱胯下,张良纳履桥端,皆英雄人物忍辱轶事。
屈辱能令人发愤,催人奋进,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向上动力。
汉史学家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作《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小不忍则乱大谋。”
司马迁也是因宫刑而后著《史记》。
忍耐既可明哲保身,又能以屈求伸,因此凡是胸怀大志的人都应该学会忍耐,忍耐,再忍耐。
忍耐作为处世艺术,具体运用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压抑,另一种是遗忘。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比较自如地调节内在的心理防御机制,将生活中不快的负面事件及其引起的不良情绪或压抑到意识之下,或遗忘于意识之外。
压抑与遗忘比较,遗忘更洒脱彻底。
被迫的忍耐无疑有强行压抑的痛苦。
人世间确有许多事是忍无可忍,连素来温厚的孔老夫子也曾尝“是可忍,孰不可忍”
的苦味。
是否可忍的关键并非在事情的本身,而在于你自己视它为多少分量。
如果对生活中的睚眦怨气时时铭心刻骨、耿耿于怀,那么忍耐这一关是难得跨过去了。
反之,对芥末小事皆能视而不见、过后即忘,则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中国人以坚毅忍耐著称于世,崇奉“忍耐”
是一种自我人格成熟完臻的体现。
黑学处世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