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于耀宸拿起记录的纸张,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自幼历经苦难,深知百姓疾苦,此前站在一无所有的百姓角度去思考,自觉并无差错。
可如今经李承乾这般剖析,才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让他对宏观之事缺乏足够认知。
在均田制已然推行的当下,他此前的想法,只会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毕竟在这个时代,私有制的诱惑远远大于公有制。
“我们当前最大的阻碍,便是世家。”
李承乾目光如炬,神色凝重地说道,
“世家向来只求让灾民饿不死,还会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他们认为合理的范围之内。
流民流动性强,难以稳定编入固定生产单位。
灾荒过后,土地荒芜,门阀士族便会趁机大肆购买私田。
昔日王莽便是前车之鉴,强制推行集体化,只会引发强烈反抗。
毕竟,灾民的求生本能,远高于集体劳动意愿。”
于耀宸眉头紧蹙,已然拧成一个
“川”
字。
李承乾见状,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莫急,咱们如今不是已经开始停止收容灾民了吗?所幸水泥研制成功,可着手推行房屋建设模式。
先将这四万人安稳下来,让他们在均田制和工人制中做出选择。
设法引导他们购房,在工厂附近开设商铺。
工厂仅提供基础食物,蔬菜则开始收费,大量制造消耗品,以此促进市场流通,缓解财政压力。”
要建设学校、幼儿园,规划下水道系统,建造平房,开山碎石,修筑道路等等,这诸多事务,都需仰仗这四万人。
均田制所能承载的人口,大致在六千万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数量,便会引发诸多问题,诸如人地矛盾、阶级矛盾。
一旦平衡被打破,战争的硝烟,恐将再度蔓延。
贵族、官僚凭借永业田、赐田,合法占有大量土地,而平民的土地,却不断被侵吞。
灾年之际,百姓为求活命,只能忍痛卖田,最终落得无田可种的悲惨境地,只能四处流亡,恰如当下这般。
荒地众多,即便此时开垦种田,也无法立刻收获粮食。
没有过冬粮食的灾民,根本难以熬过这个寒冬。
如今虽规定均田制下的口分田不得买卖,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那些从突厥归来的灾民,为了生存,只能变相交易土地。
而世家,只会趁机压低价格,巧取豪夺。
摆在灾民面前的,是当下饿死,还是日后饿死的艰难抉择,他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后者。
新登记的灾民,刚刚分到田地,转眼间,这些田地便流转到世家手中。
他们为了换取能熬过冬天的粮食,被迫卖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