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没想到老四皱了皱眉,又揉揉眼,道:“这他妈的,老吴你瞅瞅,是不是你哥我眼睛有问题,我咋觉得这半拉画跟糊了层保鲜膜似的。”
我一听,突然想给老四一巴掌,不是生气他不着调,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和他击掌。
因为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刚才就一直想这两部分的区别怎么用一句话概括,可怎么想也想不到合适的形容。
谁知道老四这小子一句话,简直说到了精髓。
我不由得向他伸出拇指:“棒棒哒。”
胖子也一甩巴掌照老四后背拍去,也很激动:“我操,就是这种感觉!”
说着又指着一边的壁画道,“这边的鸡蛋黄,是糊了保鲜膜的,所以还很新鲜。
那边的鸡蛋黄,它没糊啊,所以有点萎。”
话虽如此,可我活了这么大,跟古墓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还从没看过给壁画上防腐层,还只上一半的。
闷油瓶转过头来,也皱皱眉。
我忙问:“你看呢。”
闷油瓶眼神扫过老四一下,淡淡道:“他说得不全对。”
我心说居然还有对的?脑洞竟然对接成功了?真是“保画膜”
?
闷油瓶走到两边壁画的中间,其实这两部分的分界线不是很明确,画中有条河,两边大致被河分开。
闷油瓶指着色彩比较陈旧的一边道:“那边才是多了层‘膜’的部分。”
我们都不明所以,老四则提出最离谱,但也是最简单的疑问:“啧,张哥,那你说怎么糊了保鲜膜的那半拉反而不新鲜呢。”
闷油瓶看着我们,回答说:“不是为了保鲜。”
不知道为什么,我听着老四和闷油瓶的对话有点想笑,但转念想了想,便理解了闷油瓶的意思。
看似多了一层膜的部分,颜色更暗淡,那就是说,这层膜,其实不是为了保鲜,而是做旧。
壁画自然留存的状态下,肯定是渐渐氧化的。
而且目前没有发现古代人有多高端的壁画防氧化技术,几乎可以认定我们看着比较“新鲜”
的那部分,是自然留存状态。
那么便可以推测,比它“不新鲜”
的部分,可能多了某种工艺,使它看起来比另一部分更陈旧了。
我做生意很少主动去坑谁,但手底下确实也走过西贝货。
做的人都知道,古玩市场中有一种很常见的以假乱真的方法,就是做旧。
现代的做成民国的,民国的做成明清的,更厉害的,刚出炉的做一做,能做成汉代或者更早一些时候的。
做旧的手法有很多,大致有化学药剂侵蚀、火烧水煮之类的。
我还听说过丢进粪坑做旧的,不知道怎么去味。
做旧是为了使货看起来年代更久远,这样也更值钱。
但一个辽代的墓葬修建者,把墓主人墓的壁画做旧一部分又是为什么呢?
胖子也听出蹊跷,便道:“不是保鲜,难道是为了做旧?修地宫的人知道墓主人生前特别崇拜过去哪个画壁画的师傅,所以假装是死人给他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