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121章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前面我们将整个《千字文》的四个部分讲解完了。
前面四个部分各部分都讲述了不同的内容:第一部分,我们从开天辟地开始万物伊始,从人类出现讲到了文明的形成,从贤德的禅让讲到王道治国的理念与美好社会。
第二部分,我们讲的是人的品行的修炼,以及这些品德的意义所在。
第三部分,我们讲的是截至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基业以及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基业的古圣先贤们。
而最后的第四部分,我们讲的是心性的修炼,如何才能做到第二部分品质的要求和如何才能够像古圣先贤那样为家族、为民族的发展与传承做出贡献。
这四部分构建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讲解了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基业的文化核心和民族精神底蕴,介绍了一代代杰出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分析了人们怎样修炼自己的品质和心性才能够造福于家族、社会,让整个中华民族薪火相承,永远不朽。
今天我们来到了《千字文》的结束语。
为什么把这部分称之为结束语,而不把这部分称之为第五部分呢?因为前面的九百六十八个字已经讲完了整个文章的核心部分,而这部分的短短三十二个字,更像是作者完成文章主体后,一种历经惊涛骇浪之后的安详,一种经受万千压力的释放。
所以,这几句作为独立的结束语部分而不纳入文章的主体部分。
这一部分结束语从“矩步引领”
开始,到“焉哉乎也”
结束,共计三十二个字。
现在我们便从“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讲起。
我们先说“矩步引领”
。
“矩”
,其初文为“巨”
,象形字,最早出现于西周金文。
西周金文早期其字形像一人分腿站立,一手握着工形器具,工形器具是矩,画直角用的曲尺。
该字形既有朝左的,又有朝右的。
后来字形逐渐演变,先是在像人的“大”
形顶部添一饰横而成“夫”
形,之后,“夫”
形与像矩的“工”
形分离,而人握工具的手指形却脱离臂端,留在了工具上。
到了西周末期,“巨”
和“矩”
的字形开始分化。
“巨”
变成了截去“夫”
形而只保留原字主要特征的简化形式,其字义也逐步变成了表示大、或极大的意思。
而“矩”
则变成了左边为“夫”
右边为“巨”
的字形,其字义不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