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这些负责追拿的人,也就是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也称之为“捕”
。
我们最常听说的便是“四大名捕”
。
后来又从追拿衍生出人们对猎物的猎取的意思。
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获”
,这个字讲起来就比较复杂。
其繁体字有有“获”
“获”
两个,其字源不同,一个来源于狩猎,另一个来源于农耕。
我们先讲“获”
,该字最早和“只(只)”
是同一个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在甲骨文的字形中属会意字,其上部为“隹”
,表示的是一只鸟的样子,下部为“又”
,在古代文字中代表是一只手的意思;该字表示手捉住了鸟雀的意思。
在战国中山王鼎的金文中,右边在鸟头上增加“艹”
字头,就成了“蒦”
字。
到了秦篆时期,左边又增加了一个“犬”
字,表示这些狩猎收获与猎犬相关;整个字形变成了“犬”
形“蒦(huo)”
声的形声字。
汉隶字形沿袭秦篆,只是将“犬”
换成“犭”
,仍然是形声字。
也因为犬和人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兽类的字都用“犬”
作形旁。
《说文解字》:“获,猎所获也。
从犬蒦声。”
《广韵》:“”
获,得也。
又臧获。
《方言》云:‘荆淮、海岱、淮济之闲骂奴曰臧,骂婢曰获。
’”
而“获”
呢?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农业社会的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