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是首领的意思,后来又引申出有(文采、才能等)过人的意思。
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湖山旷劫三昊地,何日重生此霸才。”
直到元明之后,“霸”
字才有了依仗权势或实力横行一方的人的意思。
费了好大力气把“霸”
字讲完了。
那么,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而不是五个横行霸道的国君。
说白了,霸就是各个诸侯国老大的意思。
晋楚更霸讲的是什么呢?字面意思讲的是晋国和楚国在其国君晋文公和楚庄王的带领下,国力逐步昌盛,都踏上了会盟诸侯的称霸之路。
晋文公是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个称霸诸侯的。
这里面还有宋襄公、秦穆公,接下来才是楚庄公。
虽然这里只讲了后续的晋国和楚国称霸诸侯,但也从侧面写出了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有为的君主带领大臣们奋发图强,争当霸主老大的局面。
为了争霸,他们励精图治,但也不惜发动战争,造成了诸侯混战的纷乱局面。
所以,后来也有了春秋无义战的评价。
我们讲完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接下来的“赵魏困横”
讲的便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斗。
什么时候开始,华夏大地从春秋进入到了战国时期呢?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便是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成立了韩、魏、赵三个国家,并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
此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衰落,虽然还在名义上是国家共主,但其制度与一体国家的根基已经不复存在。
各诸侯国已经无视周天子的权威,各自为战。
而各诸侯国的意识已经从争当老大的争霸思维,转为了生存与发展的斗争,逐步转向天下统一的发展格局。
进入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是魏国。
魏文侯通过李悝变法率先强大起来,聚集了能臣良将四处征伐。
然而商鞅变法改变了这一格局。
商鞅变法被魏国打得只剩一隅的秦国彻底摆脱了落后的局面,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接连攻打魏国、楚国和韩国等周边诸国,获取大量的土地和民众,从而引起了其余诸侯国的恐慌。
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在苏秦的合纵的倡导下,组成联盟共抗秦国。
而秦国在苏秦师兄弟张仪的连横策略下,展开了反击,打破了六国合纵。
“赵魏困横”
也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赵、魏我们就不多讲了,指的是战国七雄中的赵国和魏国。
我们先讲一讲“困”
。
“困”
,
会意字,最早见于殷代的甲骨文。
其在甲骨文的字形有不同的说法,一说解释为本义为止门的木橛,也可以这样理解。
《墨子?备城门》中提到
“试籍车之力而为之困”
,这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