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我们先来说说“信”
。
“信”
我们在之前“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里讲过,信是个会意字,秦汉的信字从人、言,或仁、言,会人言可信之意,人(仁)亦声。
从结构上来看,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
意思是信就是人说出的话就要实现,说到做到方为信。
《说文解字》:“信,诚也。
从人从言。”
信也有很多异体字,如:?(xin),訫(xin),都是古文的信字。
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泛指诚实,不欺,又引申指信用,即能履行诺言而令对方不疑,由此引申出确实和可靠的意思。
因此,信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德之一。
孔子说:“人无信而不立”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德,那么他将无法立身和立命。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在前面介绍凤凰时曾提到,在中华文明中,信属于五行中的土,主管着元气。
土对应人体的脾胃,而脾胃则主宰着后天的元气。
大地属土,其德行在于信。
凡是不讲信用的人,都会伤害自己的脾胃,损害自身的元气。
如果大地不守信用,那么这片土地的地气就会消失,春天不会有生机,夏天也不会有生长。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使”
,最初的“使”
字本义当表使者之“使”
字形较之战国时期少了一个人字。
战国时开始追加人旁,从形体上强调“使”
和人事相关,或追加辵旁,表示其义和出使有关。
秦独行从人的使字,此后遂以之结体。
本义为派人做事,差遣,指派。
《说文解字》:“伶也。
从人吏声。
??、??,古文。”
所以“使”
字左用“人”
表意,右用“吏’兼读音。
“吏”
本意是记录、管理君王“史”
的人,再加“亻”
,更显使用、指使的意味。
引申为使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