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如今三十多岁了也没成家,手里留点钱就别花了,到时候有了家庭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况叶猜到了况母的一些心思,不过他想着今年回来了,后边在回潭城可能也少,就坚持给况父况母添些东西。
为了让况母宽心,他透露了些家底。
没说买房的事,只是说这些年存了些钱,也没全部都说了,只说了大概五分之一。
但五分之一也不少了,差不多是两千来块呢。
听到这个数字,况母心里还是有些惊的。
她知道老三手里肯定是有钱的,但没想到是这么大的数字,她和老头子手里的钱加起来也没这一半呢。
不过知道这点,况母也没再拒绝,和儿子高高兴兴的逛起了百货商场。
最后给况父况母添置了一套衣服鞋袜,再加两匹布料,况母这边就不再买了。
虽然老三有钱,但也不能乱花。
从百货商场回来之后,况母把添置的东西收捡好,又和况叶准备起晚上的晚饭。
今晚上,家里面还要再聚一次,除了况家自己人,还有堂叔那边。
况家小弟夫妻俩半下午的时候,也回到了小院,他们今天再留一天也要回农场了。
考完试,和家里人聚了聚,请的假也基本上用完。
小院再闹腾一个晚上,第二天彻底的清静了下来,况家小弟夫妻俩一早就离开了。
况母也不得空闲了,两个孙辈把她的大部分精力都吸引过去了。
如此一来,况叶也彻底的空闲下来。
他没打算现在就回京市,准备八月初再回去,这段时间准备在潭城逛逛。
和况母招呼一声,况叶就开始每天早出晚归的日子。
在潭城闲逛的日子,他也不是漫无目的。
现在已经是七八年下半年,关于知青下乡的政策,今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城镇的毕业生,如今是「进学校丶上山下乡丶支援边疆丶城镇安排」并举的原则。
其中特别要求,缩小上山下乡的范围。
因此今年下乡的知青人数非常的少,就况叶知道的,潭城今年下乡的知青不足一百人。
除了下乡的知青减少,还有不少知青,通过相关的安置工作回城。
加上应届的毕业生,如今潭城的街道上,年轻人也逐步多了起来。
但城里的机会就那么多,回城的知青丶没有考上大学的毕业生,想要找到就业的岗位却相当的困难。
也就让街上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多了不少。
看着这样的景象,况叶心下知道,在过两年情况会更加的糟糕。
后边随着下乡政策的变化,知青下乡将成为历史,大量的知青会回城,找不到工作的人会更多。
这样一来将会乱象丛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