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章 游子回家(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1950年4月的北京城,正处于历史的转折与新生之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从建筑风貌上看,高大的城墙依旧环绕着城市,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座古老的都城。

城墙内,密密麻麻的老平房与四合院错落有致,构成了城市的基本肌理。

紫禁城庄重地屹立在城市中心,虽宫墙有些年久失修,但作为曾经的皇家宫殿,其威严依旧不减。

城中主干道上,各式各样的牌楼点缀其中,与有轨电车的轨道相互交织,见证着城市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社会生活方面,民众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而平和。

胡同里,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互相问候、帮忙,四合院中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街边的小商小贩们操着地道的北京话,吆喝着售卖各种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人们习惯与他们讨价还价,延续着老北京的生活方式。

传统艺人在街头巷尾展示着自己的才艺,如耍杂技、变戏法等,为人们带来简单的娱乐。

经济上,北京城正处于恢复与发展阶段。

东交民巷在4月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随着最后一个外国人搬出使馆界,这片被外国人占据多年的土地终于回归中国的怀抱,围墙外的群众热泪盈眶、欢庆沸腾。

城内的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前门大街等传统商业街区依旧热闹,店铺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以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为主的交通工具穿梭其中。

文化教育领域,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这里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学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为国家培养着各类人才。

同时,一些新式中小学也在持续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了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

街头巷尾,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书店、茶馆等场所时常有市民光顾,听评书、看报纸成为人们常见的文化消遣方式。

1950年4月的北京城,在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变革的交织中,正迈向新的历史征程,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活力。

四合院门口,站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他身材高大挺拔,身姿矫健如松,面容英俊刚毅,一双浓眉大眼炯炯有神,透着一股英气。

他头戴草绿色军帽,帽檐下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与迷茫。

身上那身草绿色军装虽有些褶皱,却依旧整洁,彰显着军人的风范,脚上的解放鞋沾着些许泥土,仿佛在诉说着一路的奔波。

他背着一个略显破旧的铺盖卷,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一副军人模样,只是那军帽上没有解放军的帽徽,军装也没有胸章和臂章。

这个人,便是王大力。

1945年4月,原主王大力上学途中被鬼子抓了壮丁,和其他人一起被押送到密云地区修炮楼。

恶劣的工作环境,加上监工的频繁殴打,没几天,王大力就病倒了。

在一次长达五六分钟的毒打后,原主王大力彻底没了气息。

再醒来时,身体里已是来自新世纪的普通青年王大力。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穿越到了这般恶劣的环境。

好在没过几天,八路军游击队就攻破了鬼子的这个据点。

获救后,游击队询问众人是否回家。

王大力不知该如何与原主的家人相处,便选择留下来参了军。

随后,王大力跟着从八路军改编而来的解放军南征北战。

到1950年时,他已升任排长。

这些年,原主王大力的意识一直影响着现在的王大力,其最后的念想就是回家看看父母,尽一份孝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快穿之路人不炮灰总裁大人超给力大话之神重生之都市邪仙极品捉妖系统韶光艳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替身养猪去了[快穿]我和大圣是兄弟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魏武侯万界时空穿越者明婚暗恋西游记:四川话版神农别闹抢救大明朝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NBA禁区推土机三国之天下无双我的未婚妻是主播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武林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