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可能未来真的像是老板说的一样,录像机都过时了,大家都会用那种DVD机器来放电影看,还有卡拉OK,在家里也不用录像机来放了,就用这个DVD来唱。
不过,我看真的要研发成功还要时间,还有一个,就算是DVD真的研发成功了,也要有电影版权和音乐版权才能录制碟片,要不然光有机器没有碟片可放才真是麻烦,总不至于咱们还要开家音像公司吧……”
夏明慧眨巴眨巴眼,听出顾家明在开玩笑,都不好意思说前世盗版DVD满天飞,她这个农村老太太前世可是版权意识淡薄,看的碟片就没有正版的。
其实要认真说来,现在内地市场也能买到日本产的CD机,只不过CD碟片就比较少,而且现在还没有DVD这种既能听歌又能看人的机器,如果她们真能研发成功,把影像像声音一样刻录在CD碟片上,抢先的第一桶金就赚定了。
不过研发这种事,她这个门外汉只能全权放手,虽然大概想法还是能提供,但更具体的帮助她就无能了。
好在这次研发部成立,真的招到两个博士,再加厂里重视,整个研发部还是很给力的,就连原本想窝在研城的杨胜利也惦记着和博士多学点东西,特意调到了开发区来,不只是这样,最近还在复习想考个电大好好进修下。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进发,研城那边,夏明慧也已经考虑清楚,再过个一两年,小街厂可能就得停产,一来是厂子太小,生产量提不上去,二来是研城发展起来后,小街那片地方大概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商业区。
城市开发是无可避免的,几乎每个城市都是这样,一开始刚发展起来,工业区没有规划,城市里不管什么地方都有可能开厂,随着时间推移,厂子渐渐迁往城郊,城市中心地带就都变成了商业区。
小街厂所在的位置,就是研城的附中心地带,现在看不是特别繁华,可不用两年,就会发展到那一片,到时都不用夏明慧自己迁移,政府就会提出置换地皮。
不过夏明慧倒真不想置换厂区,她想的是把小街厂停产后,建成商用大厦,光是租金就很可观了。
至于厂里的工人,可以调来开发区,待遇优厚,也可以领一大笔钱下岗创业。
心里规划,早就记上日程,只待时机。
第四百八十二章时光
要说夏明慧真的不用操太多的心,一切都步上正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电子厂这边自不用说,尔河的农副产业,全由张长康负责。
原来说要做农夫的张长康投入了极大的热诚,把个食品作坊经营得风生水起,不仅完美地维持了之前的客户,还开发出不少新客户,“大自然”
的干菜在干货市场已经算是小有名气。
前几天,张长康还打电话说现在海城有那个什么超级市场,他想把“大自然”
摆到超级市场里,准备就这几天跑一趟海城,看看能不能运作一下这件事。
又说现在坚果销量不错,打算以后把主业务转到这上头,干菜山珍将会减量生产。
对这,夏明慧也是赞成,在后世,爱吃不再是丢人事,好吃嘴们对零食的消耗量可是巨大的。
完全放权,夏明慧突然间觉得自己就这么清闲下来,再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她反倒有了更多的时间。
除了学习,就是忙里偷闲和周志勋约个会,谈个小恋爱,日子甜甜美美地过着,可是她心里未尝不知道这样的甜蜜生活不会太过长久。
都说人的一生里,求学生涯是最轻松的,到现在,夏明慧算是有所体会了,只可惜,四年的大学时光过得太快。
八六年下半年,就要成为大四生了,遥想当年初入学,仿佛还在昨天,他们这些稚嫩新人却已经成了别人口中的师兄师姐。
近一年没有过多牵绊,夏明慧的成绩提高了不少,只是到底比不上顾承玲,顾承玲已经连着两年是系第一,人称金融系第一校花。
自然有不少酸溜溜的,只是那些酸话,顾承玲全不放在心上,倒是李二妹几次拉着顾承玲,半真半假地道:“承玲,你说一句话,咱们姐妹立刻就去撕了那帮小婊子的嘴!”
“别闹了,别人爱讲什么讲什么好了……”
顾承玲笑着抽手:“我还有题集没做呢!”
“你这人真是的,我就说啊,肯定是有人嫉妒你,谁让你人好学习也棒!”
眨巴眨巴眼,李二妹故作神秘地小声道:“承玲,我听说啊,咱们学校要组织学生去商贸部实习,虽然只有两个星期,但能去参加的以后前程肯定就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