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当着夏明慧的面,顾承玲只说佩服,但具体想了什么,夏明慧还真不太清楚。
跟着销售部的小赵跑了快一个星期的市场,夏明慧不得不说不市场还真不好跑。
现在的录音机市场,被莺歌占了60以上的份额,其他的就是海城货一马当先,然后才是最近新起的开发区的电子产品。
像他们的随身听,虽说占了个新字,但没有名气,现在零售方还真不敢拿货,谁知道消费者认不认这个随身听呢?进多了砸在手里怎么办?
想明白这一点,夏明慧就想起了前世听过的一个故事,很著名的销售故事,但在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发生。
打定了主意,夏明慧就没有再去跑市场,反倒先调离了顾小美到临时成立的销售特战部。
顾小美,高中毕业,虽然不是大学生,但在八十年代初高中学历也很能看了。
平常是骄傲的厂花,但现在厂里多了两个北大的大学生过来,小姑娘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
虽说被调离了清闲的工作岗位,却没有像顾主任担心的那样生气不满,反倒充满了干劲,很有“我也得干一番事业让人刮目相看的意思”
。
只是被派到的工作,好像有点奇怪:“夏厂长,这个吧,市里少年宫我是有亲戚,但你找那些孩子来干什么啊?咱是电子厂,又不是艺术团,还表演啊!”
夏明慧听得直乐:“别说,你还真说对了,咱们就是要表演。”
找了二十几个少年宫的艺术骨干,大多都是高中生,不是漂亮小姑娘就是帅气小哥儿,就是那种让人打眼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记忆深刻的。
再加上现在让孩子学习艺术的家庭非富则贵——这话是真,八十年代初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很少接触到艺术班,最多也不过是学个毛笔字,甚至很多什么都学过的——这群学艺术的孩子,人长得好,穿得也好,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只有这样,才会让销售员觉得这是潜在的客户。
除了这二十几个初、高中生外,夏明慧还在文化宫请了十位演话剧的专业演员。
集中培训一周,不过这个培训,其实是专业演员背完台词再教小演员们怎么去演,夏明慧可算是省了一大笔另请老师的钱,物有所值。
到了第二个星期,这些经过培训的“消费者”
就出发了,除了研城,还去往省里各大城市的大商场,邻省几个省也包括在内。
第四百五十章逆推销
夏明慧的销售战在后世并不算出奇,早有先河,但在现在,还真没有人这么做过,更不会有人想到有人居然这么玩销售。
几人一组,沿铁路线出发,一路征战,很快就都熟悉自己的业务了,就连原本不是表演者的夏明慧和顾承玲表演起来也不带有一丝脸红的。
到了省会,先住进旅馆,略做休整,就先去了最大的百货商店。
仍和之前一样,直奔电子产品柜台,摆在柜台最醒目位置上的可不就是莺歌,从单卡到双卡,还有最新款的录音机,都全了。
旁边也有几个顾客正在选购录音机。
夏明慧立刻就挤了过去,不等销售员过来招呼她已经扒着柜台一个劲看,这么强的购买欲望,售货员自然是最喜欢的。
原本正在和另一对顾客介绍产品的售货员陪着笑和顾客说了句“那你们再看看”
,立刻抢在同事之前站在了夏明慧身前。
“同志,你想看看哪一款?”
夏明慧一抬头,直接就问:“我怎么没看到随身听啊?”
“随身听?”
“是啊!
就那种只有巴掌大的录音机,能装进包里,还能卡在腰带上,还带着耳机的……”
夏明慧比划着,一脸急不可待:“我们同学都有了,说是她姑从京城带回来给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