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墙面平静如初,许久之后,才缓缓浮现最后一行字:
>欢迎回家。
他们带回了部分影像资料,可在传输途中全部丢失。
唯一留存的是一张手绘草图,现藏于联合国文化遗产署绝密档案库,编号X-937。
同年秋天,东京小学的那个男孩再次写作文。
题目是:“如果你能改变一件事,你会选什么?”
他写道:
>我不会再删除关于妈妈的记忆。
>虽然医生说那会让我痛苦,可我现在明白了,痛苦也是一种连接。
>昨晚我又梦见她了,这次她说话了。
>她说:“儿子,我不是因为你忘了我才安息,
>是因为你终于愿意接受‘我会死去’这件事,
>所以我也能安心走了。”
>醒来时我没哭。
>我泡了杯茶,放在窗台上,对着天空说:
>“妈,今天天气很好,适合喝茶。”
>然后我发现,风把茶叶吹散了一些,
>像是在回应我。
>原来告别不需要仪式,
>只需要一次真诚的对话??
>即使对方已经不在。
这篇作文被老师匿名投稿至全国青少年文学奖评选,意外获得特等奖。
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获奖者有何感言,男孩的母亲代为回答:“他说,谢谢大家听他说话。
很多人以为遗忘是为了逃避,其实有时候,记得才是最难的事。”
台下掌声雷动。
而在观众席最后一排,一个穿灰衣的男人悄然起身离去。
没人注意到他,也没人看清他的脸。
但他走过之处,地板上的影子比常人淡了许多,仿佛光线都刻意避开了他。
数日后,启明洲海岸线外三十公里处,海底探测器捕捉到一次奇异震动。
数据显示,水晶碑周围的海水温度骤降五度,随即回升,形成一个完美的正弦波循环。
与此同时,碑面上那个由“无名者”
画下的未闭合圆环,边缘微微发亮,持续了整整十三分钟。
专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但当地渔民世代相传的新谚语却悄然流行开来:
>“当海开始呼吸,门就在脚下。”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某个深夜的城市天台,一个年轻人点燃了一叠旧信件。
他是前共感警察,曾负责追捕“记忆反抗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