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生离死别面前,人类的本能总是敬畏的。
研究员们默哀了片刻,才抓紧机会问斯年:“你有没有什么感觉?有没有难过?”
对他们来说,这是细化他基础情绪的好机会。
斯年问:“他再也不会来找我了,是吗。”
研究院的人漫应了一声。
这是当然的,他们都这样明白死亡的概念。
护工机器人给斯明基的遗体蒙上了一层白布。
斯年的目光落在起伏的白布上,他并不知道人类的悲伤是怎样的,它们超出了他此刻的认知范围。
但斯明基死之前那个细微的表情——眼皮动了动,嘴角也动了动,这个无法解读的表情,却留在了记忆中。
斯明基的律师抽出遗嘱文件,低沉的声音在室内回荡——
“斯明基先生自愿将记忆捐赠给亚太研究院。
但,他有个条件。”
☆、第22章第二十二章
“……人类渺小,却也伟大。
我们渺小,是因未知的领域太过广袤;我们伟大,是因我们的生命有不绝的勇气,探索未知,开创奇迹。”
“愿人类在探索科学这条伟大艰辛的道路上,以希望为灯塔,以信仰为动力。”
“拥抱光明,不断前行。”
“拥抱光明,不断前行……”
亚太研究院33楼,风从破碎的窗户灌入走廊,吹向四面八方,夹带着一两句轻语的呢喃。
青年人摘下眼镜轻轻吹了吹,侥幸活下来的其他人分散坐在总控室中,愁眉困顿。
有人问:“林彦堂,你在念什么?”
林彦堂望向窗外,繁重忙碌的生活在一夕间戛然而止,惯性的紧张焦虑也缓缓刹住了脚步。
他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从三十三楼看外面的天空。
“我在想……蓝图·天赐。
你们还记得,当年斯明基先生捐赠记忆的条件吗?”
那是个很美的夕阳,金色的余晖熔在天际,将蓝天染成霞粉色,就好像时光永远凝固在了那里。
“斯明基先生将捐出所有遗产,愿人类在探索科学这条伟大而艰辛的道路上,以希望为灯塔,以信仰为动力……拥抱光明,不断前行。”
时光静止中,斯明基的律师缓缓念完了遗嘱的最后一个字,为他的一生画上句号。
“女娲蓝图”
是多国资源合作的高精尖项目,旨在通过跨领域合作来刺激各学科精进,包括基础科学研究,拓展军用、民用科技领域的技术。
如果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触碰生命的广度,那么“女娲蓝图”
则要探究生命的深度。
而斯明基捐出所有财产的条件是——就算成为实验标本,也要把记忆移植给人工智能,用这样的方式,陪伴死去的儿子。
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和斯年每天见面,当他死后,“女娲蓝图”
测试组分别为斯年和天赐做了情绪比对,结论让研究组的人们拥抱欢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