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您为何独独对我的小说如此“青眼有加”
?这究竟是您对我个人“才华”
的另类肯定(认定只有我的作品才“配”
得上您如此高规格的“关注”
),还是仅仅因为我的小说恰好出现在您视线所及之处,成为了您践行“审查本能”
最便利的试验田?这真是一个比我的小说结局还要扑朔迷离的谜题!
如今,我的写作状态,已深深烙上了风华致远同志的印记。
每当构思情节,脑中便不由自主地响起警铃:“此处可有歧义?会否被解读为‘不良暗示’?”
描写人物心理时,手指悬在键盘上犹豫:“这‘消极’情绪是否过于真实?会否成为‘传播负能量’的罪证?”
甚至写到人物吃饭喝水,也要三思:“这碗筷的摆放、食物的选择,是否隐含了某种‘危险’的象征?会不会被升华到‘破坏饮食文化’的高度?”
写作,本应是心灵自由驰骋的疆场,如今却步步惊心,如同在布满风华致远同志亲手埋设的“解读地雷阵”
中艰难跋涉。
创作的乐趣,被一种如履薄冰的焦虑所取代。
每一个句子诞生,仿佛都要先经过一道无形的、由风华致远思维模式构筑的安检门,反复扫描,确认“无害”
后,才敢战战兢兢地放行。
这哪里还是创作?分明是在戴着镣铐跳舞,而这副镣铐的打造者与看守者,正是那位素未谋面却无时无刻不在场的风华致远同志。
风华致远同志,您可知晓,您持之以恒的举报事业,对我产生的最深远影响,并非来自平台可能的处罚(那终究是外部的),而是塑造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奇特的“创作自觉”
?这种“自觉”
的核心要义,便是学会在您那套无所不包、无孔不入的“解读法则”
的阴影下,努力寻找一种“安全”
的表达方式——一种既能让故事勉强推进,又不至于立刻触发您那高度戒备的举报雷达的“平衡术”
。
这简直是一门深奥的行为艺术!
其精髓在于:既要表达,又要隐藏;既要真实,又要无害;既要生动,又要“正确”
。
我仿佛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无声的智力游戏,对手是一位规则模糊、标准飘忽却拥有绝对裁决权的裁判。
而这场游戏的唯一奖品,就是让我的小说得以在您那无休止的举报风暴中,获得一丝苟延残喘的空间。
这是一种多么荒诞又无奈的生存智慧啊!
它消磨着创作的锐气,却也催生了一种畸形的、带着枷锁的“创造力”
。
风华致远同志啊!
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举报壮举,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早已超越了我这本渺小小说本身。
您用您那坚持不懈的食指,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何谓“过度解读的极致”
,何谓“审查冲动的化身”
,何谓“将个人标准凌驾于创作自由之上的行为艺术”
。
您以一己之力,成功地将读者与作者之间本应美好的相遇,异化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永不停歇的“文字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