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大学的某段时间,我很喜欢袁泉唱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的推广曲:许我向你看,每夜梦里我总是向你看。
我把它修改一下,与大家共勉:梦想啊,许我向你看,每夜梦里我总是向你看,看完我还要干。
第一部分 有钱还是一样要过普通人的生活
有一回去外地出差,是一个开发商请我们去做活动,安排住在五星级的酒店,那个酒店的大堂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金碧辉煌,宛若宫殿”
。
我一个人住一间豪华大床房,床头柜上摆着一个精致的花瓶,中间插着一枝新鲜的马蹄莲。
卫生间的马桶圈是时刻保持恒温的,还有好几个按钮,可调节冲洗的水量大小,还有烘干功能。
还好我之前在《刺猬的优雅》一书中看到过更奢华马桶的介绍(按钮冲洗的时候头顶还有个环绕立体声会给你播放音乐),不然我这种屌丝,估计会被那些功能吓得便秘。
我站在房间中央,忍不住演绎了一把电影《茉莉花开》(剧本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中的国际章夸张又别扭的台词:“啊呀,这样好的房间,这样高级的马桶间,还有这样柔软的眠床,啊……”
这一天我兴奋得要命,不单单是体验了一把奢华,还隐约找到了人生目标:“如果我这辈子能住在这样的地方,
我一定会很幸福啊,嗯,我要为这个目标奋斗,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我带着找到人生方向和目标的兴奋感睡着了,第二天一早醒来,掀开被子,我发现那么大张的床我只睡了很小的一部分,只弄皱了五分之一的床单,另外五分之四的白色床单还是平整崭新的,我矫情地用手抚摸一下,然后决定在没睡过的地方再躺一会(屌丝气质顿时如滔滔江水倾泻而出)。
那天的自助早餐标价是288元,琳琅满目,什么都有,我跟自己在家吃的一样:一碗白粥、两个小肉包,几小节油条,一碟咸菜,还有一杯酸奶。
那一整天我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就算有一天,我真的成为有钱人,我真的会比现在更幸福吗?我还是只睡那么大点的地方,吃那些简单的早餐。
我的需要好像不会变多,其实我需要的真的很少,除了这些,我还要什么呢?你看,只一天的时间,我又陷入迷茫之中,从目标明确的人生到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了。
去年我认识一个女老板。
首先,她长得很美,35岁,容貌清丽,脸上的皮肤光滑紧致,吹弹可破,胸前四两肉一点也没下垂,腰围长年维持在24厘米,一身华服,气质出众;其次,她的家庭很美满,开了好几个公司的丈夫很爱她,对她温柔又大方,每到节日都会送她礼物,还有一个念幼儿园,长得非常萌的女儿;最后,她自己还事业有成,经营一家年赢利一千多万的百人公司。
在外人看来她真的很幸福,人人都会羡慕她的生活,她就是众人羡慕嫉妒的对象,可是有一天她居然在网络上跟我说这样一句话:“我经常觉得生活很绝望,真的很令人绝望。”
我朋友的朋友张先生是一个台湾大老板,他父亲创立了一个大公司,他算子承父业的富二代,身家过亿。
今年50岁的他每一个月都要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越南、新加坡等地的工厂飞来飞去,出差的同时也顺便旅游,吃吃喝喝玩玩,看起来过得非常潇洒。
某一次朋友请吃饭,席间聊天,他说觉得自己很迷茫很疲惫,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
做事业的激情已经褪去很多,再也找不回年轻时候拼命工作的激情了。
然后又说起他一次旅行的经历。
有一次他在阳朔旅行,遇到一个打着非洲鼓的流浪艺人,他看对方表演了很久,然后两个人聊天,他知道这个流浪汉非常自由,去过很多地方。
他非常羡慕对方,特别想放下工作和他一起流浪,他觉得这才是他想过的人生。
他第二次到阳朔,又去那条街上找那个流浪艺人,再也没有遇见,心里怅然若失。
第一部分 有钱还是一样要过普通人的生活
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最近我很认真地看了一本书——坎宁安的《时时刻刻》,讲了三个女人的故事:弗吉尼亚·伍尔夫,20世纪20年代伦敦的天才作家;布朗太太,“二战”
后住在加州的家庭主妇;克拉丽莎,20世纪90年代纽约的出版编辑。
小说的结构无疑很创新,用“达洛维夫人”
这一关联性将三个不同年代、不同家庭的女人放在同一时间维度里,用平行叙述的方式,一章讲述一个女人,错落有致,充满韵律美。
但是在我看来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书的内容才是。
很多人讲了女性主义、女性价值、女同性恋之类的,我觉得它的主题并不局限在女性这一群体上,而是更为宏大,讲人生,讲生活的本质,以及在认清生活本质之后你如何去热爱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