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147章 血性与屠杀(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这不是说说而已,朱由校是真的怒了,大明在美洲真的已经很低调了,从来没有主动招惹那些西洋人与土着,可是敌亡我之心不死,这彻底激起了朱由校心底隐藏的好战基因。

大明,从建国开始骨子里就是嗜血的。

大明的帝王,大明的臣子,内心都是好战的。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谁发动北伐的次数最多?这个纪录保持者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一生中先后组织了13次北伐,堪称历代帝王之最。

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为了巩固北方边境,可谓是不遗余力。

从1367年开始,他几乎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北伐,直到1398年最后一次北伐结束,整整持续了31年。

这样的北伐频率,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间,进行了五次北伐,最大规模的一次动员了五十万大军,甚至他自己也在北伐归途中去世。

开国二祖的事迹广为人知,但朱瞻基曾亲征兀良哈部的事迹可能鲜为人知;朱祁镇在土木之变中遭受的耻辱,实际上是他第四次大规模北伐的结果;而相对低调的朱见深对蒙古发动了十余次进攻性作战,其中至少两次规模较大。

明朝的皇帝们,尤其是近半数的统治者,都热衷于北伐和扩张领土。

然而,明朝的领土在永乐年间达到顶峰,面积接近1000万平方公里,但这一巅峰状态仅维持了不到20年。

随着朱瞻基的上台,明朝开始逐步撤军并放弃领土,导致国土面积持续缩减。

到了嘉靖中期,明朝的领土已缩减至所谓的“两京十三省”

,与后来的汉地十八省相当,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与两千年前的秦朝相仿。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过于依赖武力解决国防问题,忽视现实条件,最终使国家元气大伤,这是关键所在。

明朝的老祖宗们面对异族入侵时,态度相当明确:就是拼尽全力打到底。

即便胜算不大,也绝不示弱。

不然,后世的明粉们怎么会总结出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的“大明祖训”

呢?这种硬气,成了他们应对外敌的不二法则。

到底有没有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实没人关心,也没时间细想,毕竟大明后期不论君臣文武,大家都忙着勾心斗角,哪里有心思办正事儿?

而在此时,在这美洲大陆,没有文官掣肘,也没有互相攻讦,有的只是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活下去,重铸辉煌。

在这里,勋贵藩王想要真正裂土封王,贫民百姓可以填饱肚子,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田产,而后生儿育女,子孙延绵。

所以朱由校的圣旨发出之后,各地都开始行动起来了,不止是为了出气报仇,更是为了扫清威胁,若是不让这片大姓大明,今日之齐藩,是否就是明日之他们?

朱由校最后又补了一句话,说他的儿子在大明,朱家祖业无碍,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你们的儿子都在这里,退一步就是人死宗灭,祖宗在上可就没脸面去见了。

中国人的思想就是这样,祖宗是信仰是荣誉,说出列祖列宗在上这话之后,那就必须要拼命了。

最先响应的,就是距离齐藩不到五十公里的周藩。

如今的周王叫朱恭枵,名字很怪,但是这人可不虚啊。

在历史上能正儿八经在国亡之时挡住李自成的藩王,可就这一位了。

到了美洲之后,周王被封于齐鲁两藩之东,是护卫朱由校的第二层防线。

朱恭枵头脑清亮的很,他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他将库中所有钱财分了出去,跟着他的一万多人,每人身家都百两之上了。

靠着这手段,立马拉拢了人心,再之后农业工业齐发展,朱恭枵带着家人亲卫学着朱由校的样子耕地做工,更是让无数人心甘情愿被他驱使,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所有的封地之中,周藩是过得最舒服的那一波了。

定国公徐厉良那边的弹药,有两成都是周藩提供的,可见他的厉害了。

接到圣旨之后,朱恭枵立马召集了将领,亲自率队杀出城去。

齐藩被灭的那天晚上,朱恭枵他们是听到动静的,可是夜里这美洲是野兽和土着的天下,他们只能用飞天器探查,而一来一回的时间,齐藩已经没了。

朱由校虽然没说,可是朱恭枵知道,朱由校对他和鲁王已经有了意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漫兽竞技场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传奇篮神魏武侯枭门邪妻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绝世保安事业脑咸鱼在八零我的未婚妻是主播武林店小二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三国之天下无双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抢救大明朝龙符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七十年代小娇媳赤骨天梯我和大圣是兄弟太古神王韶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