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今天要下版,当晚印刷厂已做好加班印刷的准备。
当天下午刚得到通知,有两个政策解读版面出了状况,不宜当期发布。
本来编辑部跟广告部商量,先上两个广告版,广告版内容基本固定,不需要大动干戈。
这个提议被社长否了。
他不同意拿广告版填充,理由是广告是有定价的,临时上广告,人家广告客户势必要压低价,这样一来,扰乱了杂志的广告价格和市场秩序,坚决不行。
芽姐跟社长通了气,又说通了总编,总编让李清一用备用的稿件编出两个版面来。
李清一自然不愿意。
编辑有自己的稿件排期,这一期上了,下一期自己就缺两版。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几个小时内,要把两个版面做出来,还要三审一读,并且当晚付梓,出错的概率极大。
李清一出过错,吃过亏,她跟总编说:“存稿是有,但是极不成熟,需要返回作者修改。”
杨芽说:“别返作者了,都火烧眉毛了,你自己修改不就得了。”
李清一说:“这稿子作者有自己的思路,修改也要尊重作者,我硬给拧成自己的,对作者也不尊重。”
说这话时,总编和杨芽就站在她办公室中间。
最后她还说:“总编,政策解读比较重头,用我的版面替,份量也不够,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要不您再问问其他人?”
临差、补位、被抓壮丁这类事,李清一干得多了。
她向来没什么怨言,这次软顶了一下,总编没料到。
但李清一说得在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谁的版面出了问题,谁来拿自己的存稿来补,这才是正常的应急措施。
政策解读是杨芽的,编辑部的人都知道,政策解读稿源固定,内容也是限制死的,只要语法规范、排版整齐,这版面简直太好做了。
眼看下班了,总编看了一圈,办公室几个人都没搭腔儿。
总编与李清一斜对角的男编辑对视时,那编辑还说:“我也觉得,好像芽姐的版面补位更合适些。”
总编略作思考,做出裁决:杨芽用自己的版面补位,拆借一些内容,以不出错为准。
李清一加会班,帮杨芽校对,紧急情况,特事特办,请示社长,三审一读也免了,杨芽、李清一、总编三人各看两遍,确保新增加的版面准确无误。
一车人等在李清一单位楼下。
他们到时还没下班,停车场的车牌识别系统认识杨劲的车,杨劲把车停在后门出口,过了一会儿,楼里的人陆续出来,认识的人跟杨劲打招呼,杨劲一一应付,有个年长的人,看样子官职不低,杨劲不得不下车,跟对方聊上几句。
车上,芸芸和桃子盯着出口,生怕错过了GO队。
桃子几次想给GO队打电话,杨劲不允许。
杨劲送走了领导,抬腕看了看时间,大步从后门走进去。
车上,桃子和芸芸对视,同时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
在走廊里,杂志社一个晚走的同事碰到杨劲,刚想喊“杨部长”
,被他用手势制止,擦肩而过时,杨劲顺便拍了拍对方肩膀,算是打了招呼。
与此同时,杨劲听到杨芽的声音:“李清一!
快接收一下!
排个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