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75章 占城稻的稻种(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历史上,在交趾名将李常杰大肆劫掠、率军撤退后,宋朝派出大军8万余人,攻入交趾,但由于难以适应南方的气候及瘟疫,而折损了过半数兵员,最后交趾和北宋议和,仍旧保持独立状态。

此事可以说是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幕,即使中原王朝依靠人力上的优势进攻,最后依然被疟疾等疾病所阻止,最终不得不维持原状。

所以张诚在交趾看到的情况就不奇怪了。

中原王朝并非不想经营交趾,但由于疾病等原因,北方来的人很难在这里扎下根,张诚染病身亡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中原王朝只能满足于收点赋税、进贡些珍奇土特产而已。

到了宋朝,就连这也做不到了。

李松心想:只有寄希望于种下的金鸡纳树了,再过5年,这些能治疗疟疾的树长大后,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李松接着翻看日记,当看到后面,不由得为之赞叹:张诚注意到大海远处驶来的船,是先见到桅杆顶,其后才是船身,并对此大惑不解。

应该说,住在大海边的人也不少了,但是千百年来对此提出疑问的人,似乎并不多。

绝大多数人对此都熟视无睹,可能看习惯了就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吧。

哥伦布就是那个注意到此现象的人之一,结果他发现了美洲。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张诚是个能细心观察、并且能有自己想法的人,这种人放到现代,是最适合搞科研的了。

如果张诚还活着,李松一定会把他要过来,协助自己做很多事。

可惜天妒英才,竟然死在求取稻种的归途之中,李松现在更加惋惜了。

不过根据张诚的日记所述,陈起、吴群两人当时也都看到了这个现象。

海上桅杆这件事,其实隐含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将来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科技素材,讲给大家听,而这两位可以过来做个见证。

次日早朝,张华向皇上禀报了发现占城稻,以及张诚在寻访途中因染疟疾病逝的情况。

户部是管理钱粮的,自然对于稻种最感兴趣。

户部尚书和峤问:“这稻种为何能如此耐旱?”

对于这个问题,张华倒是没想过,陈起、吴群也没调查过这个问题。

李松接过话头说:“此稻种原产于日南郡,当地气候炎热,没有冬天,终年高温,容易干旱,养成了此稻种耐旱的特性。”

和峤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点头赞许。

李松又说:“其实此稻种还耐涝,因为日南郡地处海边,经常遭遇台风,大雨倾盆之下,地里极易积水,因此占城稻对于涝灾也有很强的承受力。”

和峤说:“既耐旱又耐涝,这样的稻种真是十分难得啊。”

李松说:“占城稻对稻田要求也很低,各种各样的水田都可以种。

而且只要50多天就可以收割,如果跟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谷物产量将大为增加。”

和峤忽然问道:“安宁侯何以对于占城稻如此熟悉?”

张华一拍脑袋说:“瞧我这记性,忘了说了,这个占城稻,当初也是安宁侯向我提起,这才派出张诚他们去日南郡寻访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原来又是安宁侯的功劳,现在大家都已经没有多少惊讶的表情,审美疲劳了啊!

也没人问安宁侯怎么知道这个稻种的。

李松感慨不已:其实这占城稻,不过是他以前上网看过的一篇文章而已,有点印象,就随口跟张华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是他唯一的光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快穿之路人不炮灰绝世保安太古神王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龙符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七十年代小娇媳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万界基因万界时空穿越者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乱世情歌:农门女将事业脑咸鱼在八零极品捉妖系统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NBA禁区推土机凌天至尊明婚暗恋赤骨天梯神圣罗马帝国我和大圣是兄弟